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2019年艾斯納獎提名作品簡介(上)

2019年「美漫界的奧斯卡」艾斯納獎(Eisner Award,全名威爾艾斯納漫畫業獎Will Eisner Comic Industry Award)提名名單已於上個月底公布,得獎名單則將在今年七月19號晚上(美西時間)揭曉。關於艾斯納獎本身的歷史與特色,由於我們已在前年介紹過(請見:美漫報導:2017年的恩斯納獎簡覽),今年就著重在各個作品的簡介上,望能夠讓大家多認識一點美漫的生態,包括出版社的特色、參與創作者的分工,以及除了DC和Marvel兩大家、除了超級英雄題材之外,還有哪些優秀又有趣的美漫(以及部分歐漫)可以試著接觸看看。




今年受矚目的作品有Image的《伊索拉》(Isola)、《裸體》(Get Naked)、《我的英雄們總是毒蟲》(My Heroes Have Always Been Junkies)和《瘋狂羅曼史》(Twisted Romance),Dark Horse的《黑錘》(Black Hammer)系列,BOOM!的《非凡歲月》(Giant Days),Marvel的《彼得帕克:驚豔蜘蛛人》(Peter Parker: The Spectacular Spider-Man),DC的《奇蹟先生》(Mister Miracle)、《永生女孩》(Eternity Girl)、《從舞台左側退場:笨獅史瑞格編年史》(Exit Stage Left: The Snagglepuss Chronicles),當然,還有《蝙蝠俠》系列。一般來說,超級英雄題材和共通宇宙形式的作品,在艾斯納獎提名上並沒有像在銷售市場上那樣佔絕對優勢,獨立世界觀的科幻、奇幻、恐怖、犯罪和日常奇想題材作品通常更能得到評審青睬,因此在這些題材上屢出質量兼具新作的Image出版社,近年常常是艾斯納獎提名榜上的大贏家,今年也獲得了19項提名,並在最佳新開連載(Best New Series)獎項完全制霸;但DC今年也表現突出,總獲得了17項提名,並在最佳限定回數作品(Best Limited Series)五項提名裡佔了四項。


此外由於艾斯納獎對正在進行中或剛結束不久的連載(包括長期和限期連載)以及將連載內容集合成冊的合併本都有設置獎項,所以偶爾會發生同一個作品、同樣的內容,前一年才在連載類的獎項獲得提名或最後勝出,下一年卻又以合併本的身分被提名甚至得獎的情況。湯姆王(Tom King)的《幻視》(The Vision)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它是2017年的最佳限定回數作品(Best Limited Series)得主,去年發售的的精奘版也獲得了今年最佳圖文小說─再版項目的提名。 

以下是入圍名單及簡介:


最佳短篇故事
Best Short Story



《在巴塞隆納赤身裸體》(Get Naked in Barcelona)
編劇:Steven T. Seagle
畫家:Emei Olivia Burrell
出版社:Image
簡介:描繪作者Steven T. Seagle某次從巴塞隆納到哥本哈根的特殊旅遊經驗的短篇,出自本屆也被提名「最佳幽默類出版品」的圖像短文集《裸體》(Get Naked)。




《死學童》(The Ghastlygun Tinies)

編劇:Matt Cohen
畫家:Marc Palm
出版社:DC
簡介:本作出自《抓狂雜誌》(MAD magazine)第四期(2018年12月),是愛德華.戈里(Edward Gorey)創作於1963年的名繪本《死小孩》(The Gashlycrumb Tinies)的致敬作。戈里的《死小孩》描繪了名字開頭從A到Z的26個小孩的不同死因,本作則描繪了26個擁有不同性格和喜好的學童,但他們都死於同一種原因──校園槍擊案。




《此時,我在》(Here I Am)
作者:陳志勇(Shaun Tan)
出版社:SelfMadeHero
簡介:出自《我感覺到機械》(I Feel Machine),本書收錄了六篇以「人與科技」為主題的作品。《失物招領》(The Lost Thing)、《抵岸》(The Arrival)等名繪本的作者陳志勇,這次描繪了一個住在充滿奇怪生物的外星世界的小女孩、一天忽然遇到了來接她「回家」的太空人的故事。




《生命中的有趣時刻》(Life During Interesting Times)
作者:Mike Dawson
發表平台:線上漫畫網站「鋼筆尖」(The Nib)
網址連結:https://thenib.com/greatest-generation-interesting-times
簡介:藉由追憶曾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身為「最偉大的一代」一分子的祖母,作者開始想像未來的人會怎麼述說我們這個世代的故事。




《供應鏈》(Supply Chains)
作者:Peter & Maria Hoey
出版社:Coin-Op Books
簡介:Peter & Maria Hoey兄妹獨立出版的實驗性漫畫作品集《投幣式販賣機》(Coin-Op)第七輯中的一篇,描繪一根樹被砍下製成紙並不斷被回收再利用的過程中,也不斷與一名不得志的作家的人生產生交集。




《有關聖徒隊的話題》(The Talk of the Saints)

編劇:Tom King
畫家:Jason Fabok
出版社:DC
簡介:收錄在2018年的《沼澤怪物冬季特刊》(Swamp Thing Winter Special)中,內容為不斷流失力量和記憶的沼澤怪物,必須在暴風雪肆虐下保護一名男孩,並打敗造成異常寒冬的神祕怪獸。

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少述派2019四月一日特別報導

冰與火之歌最終季即將播映。
影集的宣傳預告正在各媒體平台如火如荼地進行。
由於小說遲遲未見後續,導致影集在後來的季數走上自己的道路,與原作尚未出版的故事究竟還有幾分重疊,一些在影集中提早總結人生的角色是否也會在小說中邁入同樣的結局?各方說法見仁見智。但本派得到內幕消息,還請讀者先忘掉預告中看到的一切。


2019年3月31日 星期日

少述派MEME介紹專欄文章總集(第五十七至第六十四週)


第五十七週(01/07/2019):「蒙上你的眼」


2019年的第一個星期一到了!FEWs的小編今年第一個要介紹的MEME是──由珊卓布拉克(Sandra Annette Bullock)主演的網飛自製驚悚電影《蒙上你的眼》(Bird Box)的相關MEME系列。以下會稍微述及到一點《蒙上你的眼》的劇情,不想被劇透到的人請先迴避喔。




《蒙上你的眼》是一部改編自Josh Malerman的同名小說的末日驚悚片。劇中的人類世界忽然被一種從未清楚出現在觀眾眼前的「存在」所威脅,理智清醒的人只要透過視覺接觸到「它們」,便無一例外會選擇結束自己的性命,想活命只有躲在室內,或是身處室外時要蒙上眼睛。在這樣嚴苛的條件下,女主角梅樂莉(Malorie)必須帶著兩個幼童藉水路前往安全的避難所……




關於電影本身介紹就到此為止了,讓我們回到重點的MEME現象上。自從《蒙上你的眼》去年12月底在網飛上架後,才過了兩個多禮拜,就已經發展出了一整個MEME大觀園,形式、內容和用途包羅萬象,有跟尼可拉斯凱吉的「YOU DON'T SAY?」同型式的反應表情圖,有跟「分心男友」系列類似的萬能套用模板,有跟「What are those?」一樣的電波迷因,也有像鬼店的「HERE'S JOHNNY!」那樣要看了電影才能體會到精髓的劇情梗。推特和Youtube上甚至興起了一種「鳥盒挑戰」(#BirdBoxChallenge),許多人真的蒙起眼睛在鏡頭前胡亂摸索起來並把拍下的影片上傳,不過因為這種行為有危險性,網飛官方推特已經主動提醒各位粉絲們請不要因為MEME而進醫院。
 
 

2019年2月28日 星期四

少述派MEME介紹專欄文章總集(第四十九至第五十六週)

第四十九週(11/12/2018):「暴雪紅衣男」

本月初,暴雪娛樂(Blizzard Entertainment)在他們的年度重頭活動暴雪嘉年華(BlizzCon)上,在一般被認為是「壓軸大戲」的開幕式最後時段,發表了新作──《暗黑破壞神》(Diablo)系列第一款手遊《暗黑破壞神:永生不朽》(Diablo Immortal)的消息。基於種種原因,玩家們對這款新作非常不看好,台下網上一片怒噓聲,這屆開幕會壓軸大戲也得到了「暴雪史上最尷尬發表」的惡名。
 
暴雪玩家難以看好《暗黑破壞神:永生不朽》的原因,各大遊戲新聞網站已經有許多認真詳細的分析文,這裡小編只想著重提及發表會現場歡呼聲最大的一刻──一名身穿紅衣的台下觀眾,在問答時段排到麥克風時對台上的製作人問了:「這是提早來的愚人節玩笑嗎?」(Is this an out-of-season April Fool's joke?)

 


這一星期多來,這段現場影片在網路上瘋傳,而資深暴雪迷在紛紛表示對這句話深感認同時,也都會順便提到「這位光頭老兄也是穿紅衣呢」、「紅衣小胖有繼承人啦!」原來,這位面無表情吐槽官方的「紅衣男」有個聲名響亮的前輩:「Red Shirt Guy」。




華語圈暴雪迷則常稱他為紅衣小胖、紅衣小子、紅衣男孩等等。「Red Shirt Guy」本名為Ian Bates,是個死忠的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系列玩家,讓他一戰成名的事件則是發生在2010年的暴雪嘉年華上,同樣是在問答時段,當時紅衣小胖向台上的暴雪首席遊戲設計師Alex Afrasiabi和創意副總監Chris Metzen,質問矮人王佛斯塔德.蠻錘(Falstad Wildhammer)在《魔獸世界:浩劫與重生》(World of Warcraft: Cataclysm)Beta測試版中的下落,設計師們驚訝地表示這個角色不是在官方小說《巨龍時代》(Warcraft: Day of the Dragon)時就死了嗎!?然而紅衣小胖指出時間點在之後的系列作中佛斯塔德一直都活得好好的,在近期發售的浩劫與重生前傳小說《魔獸世界:毀滅》(The Shattering)中也有提及他加入了三錘會議(Council of Three Hammers)。

 


被重重打臉的官方只好馬上道歉,並表示會在未來的遊戲版本裡修正這個問題,後來他們不但把佛斯塔德加回了遊戲裡,還設計了一個穿著紅上衣的、叫做「Wildhammer Fact Checker」(蠻槌真相挖掘者)的NPC角色跟在旁邊,「紅衣小胖糾正官方」的事蹟也因此成為至今魔獸玩家還時常津津樂道的美(?)談。

 


紅衣小胖的事蹟其實不僅只有如此,在後來歷年的暴雪嘉年華上,他也一再提出各種充滿了玩家對遊戲的熱愛的問題,他的照片和影片也在網路上演變成了各種形式的MEME,不只限於魔獸系列或暴雪遊戲,其他領域也可以用得上,比如說,其中一張能適用於各種宅圈的MEME,就是在他的照片下寫了「阿宅就是,比寫故事和設定的人還懂故事和設定!」(Geek is Knowing the lore better than those who wrote it!)

 


而近日誕生的「二代目紅衣男」,是否有機會像他的前輩一般,不但打臉了官方,還在日後間接造就了新的美(?)談呢?這可能就得看暴雪官方未來的誠意了,《暗黑破壞神:永生不朽》究竟能否成為一款「成功的遊戲」,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今天的MEME介紹就到此為止,我們下週見!  

by masayo

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FGOx不只是歐美漫畫] 第二十二彈:斯巴達克斯

各位朋友大家好,抱歉本次的FGO與歐美娛樂作品介紹,又是低星角,可能無法作為一個合格的祭品文,這次要跟大家談的,是人稱微笑男孩的斯巴達克斯!

他總是笑,笑得你心裡發寒!

雖然星數超低,又是男的,還是個大隻佬肌肉男,想來不受大眾喜愛也是好正常的.但我卻對這個角色頗有好感...畢竟在這個狂戰士越來越容易跟周遭溝通的時代裡,還能堅持狂化到底,就算能講話也無法正常溝通的狂戰士,簡直就是狂戰士的楷模啊!

2018年12月16日 星期日

《少數派農場》第一彈:你所不知道的水行俠的十個不冷不熱的小知識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小編A:「又到了要想明天的MEME的時候了……」
小編B:「你們振作一點好嗎!?我們這個站原本的目標不是以介紹美漫為主的專業知識站嗎?怎麼搞成現在這樣一天到晚只想著抽FGO和找MEME!你們多久沒有寫一篇認真的美漫介紹文了?這樣跟寫農場文有什麼不一樣?」
小編C:「你覺得寫農場文很簡單嘛!不然你來寫寫看啊!」
小編B:「寫就寫!」
 
所以說,以下是《少數派農場第一彈:你所不知道的水行俠的十個不冷不熱的小知識》
 
 
一、阿瓜……水行俠(Aquaman)在1941年於《More Fun Comics #73》初登場時,並沒有亞瑟.庫瑞(Arthur Curry)這個本名,也沒有亞特蘭提斯血統的設定。當時的設定是水行俠的母親早死,父親是「某個著名的海洋探險家兼科學家」,發現了亞特蘭提斯遺跡後將其知識教給兒子,使兒子擁有了種種與海洋有關的「超能力」。當時水行俠還曾短暫在陸地上有過祕密身分,使用了「水人先生」(Mr. Waterman)這個假名,還學克拉克戴了一副眼鏡。


出自《Adventure Comics v1 #120》

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

少述派MEME介紹專欄文章總集(第四十一至第四十八週)


第四十一週(09/17/2018):「上啊!地球超人!」
 


 
《Captain Planet and the Planeteers》是一部90年代的美國動畫,在台灣最初由華視播放時譯為《地球先鋒隊》,後由卡通頻道播出時則翻為《地球超人》。作品基礎設定是大地女神蓋亞再也無法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於是從五大洲各選了一名年輕人,賜予他們能夠操縱地、火、風、水、心五種力量的戒指,雖然每枚戒指的能力有限,但若五人把力量聯合起來,就能召喚出能夠飛天遁地、力大無窮、所向無敵的Captain Planet(地球超人/地球先鋒隊長)!
 
這個結合了超級英雄、五人戰隊、環保教育以及賣玩具要素的題材,電影片商自然是不會沒看見的,自1996年起就不斷有電影化的計畫……當然,就跟很多不知道該說是不幸還是幸運的老動畫一樣,一直在發展階段,一直連個影子都沒生出來。目前本作的電影改編權屬於派拉蒙以及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的亞壁古道(Appian Way)製片公司,不久前擔任編劇之一的葛倫鮑威爾(Glen Powell)告訴媒體,他正在寫的《Captain Planet》會是走顛覆性和趣味風格的,接近黑色諷刺,他說:「對一個藍色皮膚加上綠色鯔魚頭(mullet)的超級英雄,你不可能用正經的方式詮釋他。」
 
Glen Powell會強調這點,可能一方面是因為現在流行的超級英雄電影主題多比較「正經」,一方面則是因為過去未成的Captain Planet電影企劃,似乎多是打算走「黑暗嚴肅」的風格;然而,照葛倫鮑威爾這個說法,他現在正在寫的地球超人……跟現在小編心目中地球超人的形象沒什麼差別啊!(摀臉)

 




嚴格來說,原本的《Captain Planet and the Planeteers》動畫用認真的角度去看,就有著不少槽點,例如做為主打的環保觀念其實有不少錯誤偏頗和非現實之處,更不要提身為一部「環保卡通」卻同時在廣告大量塑膠玩具……;除去作品本身,在進入網路時代後,Captain Planet的形象也早就因為各種惡搞圖片影片而實在說不上正經了……
 
舉兩個知名的地球超人相關MEME為例,最有名的可能是《唐奇鐸是地球超人》(Don Cheadle is Captain Planet)惡搞短片系列。




這系列裡由唐奇鐸飾演的地球超人動不動就把「不環保的人」變成植物或野生動物,形象比薩諾斯還邪惡恐怖!另外一個在美國網路上流行的地球超人MEME,則是指出持有神戒的五名年輕主角,跟90年代另一部兒童教育動畫《魔法校車》(The Magic School Bus)裡的小學生主角們外型、人種和性別相似度高達八成!原來《魔法校車》是《地球超人》的前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