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少述派MEME介紹專欄文章總集(第九十七至第一百零四週)

第九十七週(10/21/2019):「女人吼貓」

嗨,又到了每週一的MEME介紹時間了。之前我們介紹過「試著解釋」這個由兩個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迷因進化成的「合體型迷因」,但在「試著解釋」這個例子中,兩個迷因各自誕生的時間並沒有差太遠,迷因圖中的主角們雖然彼此之間沒有關係,至少也還都是人類。但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合體型迷因」,不但兩者之間誕生的時間差了七年,而且兩名主角甚至不屬於同一物種!是一個人和一隻貓!沒錯,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最近很紅的──


「對貓吼叫的女人」(Woman Yelling at a Cat)



這個迷因的左圖是來自美國真人實境秀《比佛利嬌妻》(The Real Housewives of Beverly Hillsa)的第二季第14集「來自地獄的馬里布海灘派對」(Malibu Beach Party From Hell),首播於2011年12月5日,圖中的金髮女子是當時還是主角之一的Taylor Armstrong,嘗試安撫她的黑髮女子則是同為主角之一的Kyle Richards。這一幕發生的前因是在這一季中,Taylor與另一名主角Camille Grammer之間的友誼發生了嚴重的危機,到了這集的派對上,Camille的另一個朋友Dedra Whitt嘗試為Camille說話,說著說著場面越來越火爆,最後引發了Taylor的全面情緒崩潰,不停指著Dedra吼叫直到對方離開。

 


至於(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右圖的貓,則是一隻叫小汙點(Smudge)的貓咪,牠這張在餐桌後一臉困惑的照片最初被牠的飼主於2018年6月上傳到Tumblr上,當時的說明是「他不喜歡青菜」(he no like vegetals)。目前Smudge在IG上已經成立了粉專,貓奴們可以搜尋smudge_lord去吸吸。
 
在今年五月前,這兩張圖各自在網路上已經有時會被當表情包使用,到了5月1日,一名推特使用者將兩張圖組合了起來,並簡單明瞭地表示「這兩張圖放一起讓我爆笑出聲」,自此,一人一貓便踏上了挑戰2019年度最紅迷因的征途,行跡遍佈全球,衍生版本無數,各式各樣的場合都可能出現,舉例來說,小編最喜歡的版本便是:
 
左圖主編:「星期一就要結束了!你怎麼還在打混拖稿!還在看貓的照片!」
右圖小編:「喵?」
 
咳嗯,好啦,今天的MEME介紹就到此結束,祝大家吸貓愉快,咱們下週見!
 
(by masayo)

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少述派MEME介紹專欄文章總集(第八十九至第九十六週)

第八十九週(08/26/2019):「索尼罪大滔天」

各位同好朋友們大家好,又到了令人憂鬱的星期一,而論及上週讓人感到憂鬱難過的事,我們很難不提SONY與MARVEL談判破局,蜘蛛人可能會離開MCU的爆炸性新聞...

由於上星期已經有相當多的美漫社群對此進行較為詳細的報導以及分析狀況,所以詳情我們在這裡就不特別深究了,畢竟這篇貼文主要是要介紹MEME的嘛!

雖說今天小編也不打算說事情至此到底是哪邊責任比較大,但每逢SONY出現了一些比較負面的新聞消息,幾乎都少不了會有人貼出這張圖--”索尼罪大滔天,搞到百姓怨聲載道(Sony is guilty, he makes our people angry)”
 
 

 
這張圖是出自於由周星馳主演的知名港片《鹿鼎記》,雖說原著是金庸小說改編,但電影卻做了相當大幅度的劇情修改,將原本五十回長的劇情濃縮成上下兩集電影,而上集的劇情主要都是主角韋小寶在因緣際會之下加入抗清地下組織天地會,混入宮廷,並且與當時年紀尚輕,權力被架空的康熙皇帝結交,與皇帝聯手對抗擁權自重的鰲拜。

而這句台詞則是由港星徐錦江飾演的滿清大臣鰲拜,彈劾指控重臣赫舍里·索尼,在毫無證據的狀況下就逼迫康熙逮捕索尼,顯示出當時鰲拜多麼不把皇帝放在眼裡...只是,史實上鰲拜確實因為不把皇帝放在眼裡就擅自處死過多名重臣試圖把持朝政,但彈劾索尼這段卻是純屬電影原創,史實上鰲拜威逼康熙逮捕的大臣,不是索尼,而是另一名大臣蘇克沙哈。

在史實上,康熙的父親順治去世前立詔由索尼、遏必隆、蘇克沙哈、鰲拜四大臣輔政,原本鰲拜在這顧命四大臣子當中排名最低,只是索尼年邁時常請假,遏必隆平庸怕事,蘇克沙哈因為之前是攝政王多爾袞的派系不同掛所以被其他顧命大臣排擠,鰲拜才得以擅權爬到康熙頭上。

索尼還在的時候還多少可以調解一下,但在索尼去世之後,沒人壓得住鰲拜,他接連殺死數位政敵,蘇克沙哈試圖以退為進喊說康熙皇帝年紀已經夠大,可以自己親政,我率先辭職,希望各位顧命大臣比照辦理,鰲拜一看就覺得這擺明針對我,於是強逼康熙逮捕蘇克沙哈並將其處死,康熙因此下定決心非得剷除鰲拜不可。

鹿鼎記原著小說採納了《竹葉亭雜記》的說法,是康熙號招了一群少年,哄騙鰲拜請他指點眾人角力技術,鰲拜不疑有他,等被一群人圍毆壓制之後這才發現康熙不懷好意。至於電影中鰲拜則變得武功高強,光是找群雜魚圍毆自然不可能取勝,先是靠身懷絕學的太后制服將鰲拜下獄,之後鰲拜越獄,卻撞見了潛入宮中的陳近南一行人,最後死於陳近南之手,在畫面上自然是比較爽快--不過在《南亭筆記》的記載可就沒這麼有勇有謀的熱血戰鬥了,在這裡的記載,康熙邀請鰲拜喝茶,故意讓鰲拜坐在不穩的三腳椅子上,令近侍在後面扶著椅背,然後給鰲拜上了碗熱茶,鰲拜沒發現茶杯特別加熱過,結果一握之下燙到手,杯子落地的同時後方近侍跟著發難把椅背一推令鰲拜向前跌倒,康熙當場大嚇鰲拜無禮,四周的侍衛便一擁而上的將鰲拜壓倒拘禁起來,想當年鰲拜隨便找藉口栽蘇克沙哈個不忠不義就把他關到牢裡弄死了,結果後來康熙同樣是找了個藉口栽他個不忠不義...真可說是因果報應啊!

好了,故事的背景就介紹到這裡,這張圖片的用法其實很簡單,只要想酸SONY,無論何時,這張圖總能派上用場的!附帶一提,當時SONY公司的中文名稱無論在香港或是台灣都不是索尼而是新力,而赫舍里·索尼的滿語名字寫作:ᠰᠣᠨᡳᠨ,音譯則是Sonin,英語字幕卻寫成SONY,這實在是讓人忍不住懷疑起當年翻英語字幕的人是否其實是任天堂派或是SONY黑呢?
好的,這次的MEME介紹到此結束,讓我們下周再會!

(By Rock)

PS:
雖然MEME在網路上拿來當戰人工具可說是稀鬆平常,但使用時也請務必小心,對手總有反擊的可能!以今天的例子來看,這張圖固然是經典的攻擊器具,但也不是沒有反制的工具,比方說以今天鰲拜的指控案例來看,他就是不講證據直接栽贓冤枉人的,所以用這個圖來戰的時候,也請務必注意自己的消息來源是否準確,否則要是無所本,可能就會被對方以史實來反擊,甚至可能會喊出索尼真的是躺著也中槍--就連躺進棺材都能挨槍,真的不是普通的倒楣。
 

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

少述派MEME介紹專欄文章總集(第八十一至第八十八週)


第八十一週(06/24/2019):「我和我的朋友們」


離《蜘蛛人:離家日》(Spider-Man: Far From Home)上映只剩約一個星期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與蜘蛛人相關的MEME──
 
「Me and the Boys」(我和朋友們/我與我的小伙伴們)之60年代蜘蛛人動畫反派大合照。
 
下面這張最近在網路很流行的圖,出自於1967年的蜘蛛人電視動畫影集第19話的上半集「逮到一隻蜘蛛」(To Catch a Spider),圖中的四個正微笑(?)著的反派從左到右分別是犀牛(Rhino)、禿鷹(Vulture)、電光人(Electro)和綠惡魔(Green Goblin),事實上,原本在該話中聯手起來對付蜘蛛人的只有後三個反派而已,犀牛是被改圖加上去的,也就是「Me and the Boys」中的「Me」。




其實在這張改圖出現前,「Me and the Boys」本來就已經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MEME,最初多是配上自己與朋友或寵物的合照,後來開始出現使用影視作品截圖之類的惡搞圖。成就經典的這張蜘蛛人反派大合照,則是誕生於今年五月,最初搭配的文字是「12 yo me showing my boys the word "sex" in dictionary」(12歲的我給朋友們看辭典裡的「性」這個字),在被轉載時搭配上了新的文字描述「Me and the boys looking up breasts in the dictionary」(我和朋友們查詢辭典裡的ㄋㄟㄋㄟ),自此後引起的模仿風潮一發不可收拾,變體無數。
 
今天的MEME介紹要接近尾聲了,如果「你和你的朋友」有什麼趣事要分享,歡迎在留言補充,我們下週見,掰掰!
 
(by masayo)

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

少述派MEME介紹專欄文章總集(第七十三至第八十一週)

第七十三週(04/29/2019):「劇透注意」

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和《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最終季的臨冬城之戰連番上陣之下,大家的臉書頁面上一定出現了不少有關「劇透」/「暴雷」的抱怨、警告和搞笑梗圖吧?隨著各種網路社交平台的興起,「劇透」這件事本身也逐漸變成了一種不下任何人氣作品相關討論的常見話題,與其相關的MEME更是不計其數,今天小編便是要介紹一個關於「劇透」的MEME,先說一聲,放心,不會劇透到任何近期的熱門作品。
 
在英文中,常拿來表示「劇透」的單字是「Spoiler」(名詞),另一方面,汽車或飛機的擾流板的英文也是「Spoiler」。從2017年起,英語圈推特上開始流行起一種利用這種雙關的MEME,基礎型式是開頭先來一句「這些Spoiler超炫」(These Spoilers Are So Dope)或「愛死這些Spoiler了」(I Love These Spoilers),並放上幾張汽車擾流板的照片,再加上一句對於某某作品的劇透文字,偶爾還附帶圖片,範例請看下圖……



 
當然,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暴雷一時爽全家火葬場」這個道理都是通用的,所以後來這類MEME常常「劇透」的文字,都是一些一看就知道不可能為真的搞笑內容,所以看到這裡,算你連《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都還沒看也不用生氣被暴雷,蝙蝠俠他當然沒有死在無限之戰中。XD
 
今天的MEME介紹就到此為止了,咱們下週見啦~~!

(by masayo)

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少述派MEME介紹專欄文章總集(第六十五至第七十二週)

第六十五週(03/04/2019):向比利海靈頓致上敬意


2019年距比利海靈頓(Billy Herrington)逝世已過了一年,為了緬懷大家心中永遠的森之妖精,今天讓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兄貴的生平事蹟以及他曾帶來給大家的歡樂時光。
 
比利海靈頓的全名為William Glen Harold Herrington,父親為空手道教練,他也因此從小研習空手道、拳擊、摔角等武術,但在21歲時父親過世後便放棄了武術,在之後轉往健美業界發展。在健美業界的成功也讓他受到了男同志圈的注意和歡迎,在拍了幾部走擦邊球路線的片子後,比利海靈頓在1999年拍了第一部真槍實彈的同志色情電影「Billy Herrington's Body Shop」(常見譯名:比利王の肥皂店.哲♂學向),逐漸成為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最有名的男同志色情片演員之一。
 
跟我們之前介紹的許多MEME一樣,比利海靈頓的MEME也屬於網路時代跨國文化交流下的產物。在日本線上彈幕影片分享網站Niconico動畫的全盛時期,比利海靈頓在「Workout: Muscle Fantasies 3」其中的片段在經過刪減處理後,以「本格的ガチムチパンツレスリング」(本格的筋肉內褲摔角)為標題,於2007年被上傳至Niconico,影片中莫名其妙的摔角動作和奇特的叫聲,讓比利海靈頓很快成了眾Niconico用戶惡搞的素材和對象,一時之間蔚為風潮,令人不知道創作者嗑了什麼的惡搞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大量誕生。
 
在Niconico,比利海靈頓除了「兄貴」(Aniki,大哥)這個稱呼外,因為在某個影片片段中有他從森林中走出的畫面,所以他也獲得了「森之妖精」(森の妖精)的稱號,是「Niconico四大妖精」之首。在華語圈,則常稱比利海靈頓的色情片為「哲♂學」。其他外號、專有名詞、衍生梗等等難以在此盡列,說比利海靈頓曾是日本迷因界的一方霸主絕不為過,日本玩具廠Max Factory甚至還出了他的可動人偶。
 
如果用煞風景的嚴肅態度檢視,這些比利海靈頓的MEME和其令人笑出來的原因,實在很難說對他的表演、他的職業以及他作品原本的受眾族群有著善意和尊重,至少最初最初是這樣的;然而,已於2008年自男同志色情片界退休的比利海靈頓本人,卻很大方地接受這些來自亞洲的變相支持,曾主動送花至Niconico組委會表示謝意,2009年在日本秋葉原的粉絲見面會、以及2016年在台灣的第28屆開拓動漫祭上,他與粉絲的互動和熱情親切的態度,也令原本只是覺得梗好笑的粉絲對他本人產生了真正的敬意。
 
前天(3/2)是比利海靈頓逝世一周年,願他安息,他的傳奇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by masayo)

2019年8月31日 星期六

2019年雨果獎提名及得獎名單

世界科幻大會(Worldcon)是每年由世界科幻小說協會(The 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簡稱WSFS)舉辦的年度科幻慶典,科幻、奇幻類型作品中的最高榮譽之一的「雨果獎」(Hugo Award),也由WSFS每年在世界科幻大會中頒發。今年的第77屆世界科幻大會在愛爾蘭都柏林於8/15至8/19間舉行,本屆雨果獎提名及得獎名單如下。(創作者名字部分若無正式譯名,則僅列出原文)


最佳長篇小說(Best Novel)



★《計算之星》(The Calculating Stars)
作者:瑪莉·羅比特·科瓦爾(Mary Robinette Kowal)
出版社:Tor

《太空原生住民的紀錄》(Record of a Spaceborn Few)
作者:貝姬·錢伯斯(Becky Chambers)
出版社:Hodder & Stoughton / Harper Voyager

《亡魂槍》(Revenant Gun)
作者:李允夏(Yoon Ha Lee)(*去年筆者譯為李潤河)
出版社:Solaris

《太空歌劇》(Space Opera)
作者:凱瑟琳·瓦倫特(Catherynne Valente)
出版社:Saga

《紡銀成金》(Spinning Silver)
作者:娜奧米·諾維克(Naomi Novik)
出版社:Del Rey / Macmillan

《閃電的蹤跡》(Trail of Lightning)
作者:麗貝卡·羅恩霍(Rebecca Roanhorse)
出版社:Saga


最佳中長篇小說(Best Novella)



★《人為情況》(Artificial Condition)
作者:瑪莎·威爾斯(Martha Wells)
出版社:Tor.com Publishing

《糖果天空之下》(Beneath the Sugar Sky)
作者:希南·馬克圭爾(Seanan McGuire)
出版社:Tor.com Publishing

《賓蒂系列第三集:夜之假面舞會》(Binti: The Night Masquerade)
作者:Nnedi Okorafor
出版社:Tor.com Publishing

《黑神的戰鼓》(The Black God’s Drums)
作者:P·賈里·克拉克(P. Djèlí Clark)
出版社:Tor.com Publishing

《神明,怪物,幸運桃子》(Gods, Monsters, and the Lucky Peach)
作者:凱利·羅布森(Kelly Robson)
出版社:Tor.com Publishing

《茶師與偵探》(The Tea Master and the Detective)
作者:Aliette de Bodard
出版社:Subterranean Press / JABberwocky Literary Agency

2019年7月31日 星期三

2019年艾斯納獎得獎名單

2019年「美漫界的奧斯卡」艾斯納獎(Eisner Award)得獎名單已於美西時間7月19號晚上公布,以下是完整得獎名單。若想對得獎及其它提名作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歡迎閱讀舊文2019年艾斯納獎提名作品簡介(上)2019年艾斯納獎提名作品簡介(下)


完整得獎名單


最佳短篇故事
Best Short Story



《有關聖徒隊的話題》(The Talk of the Saints)
編劇:Tom King
畫家:Jason Fabok
出版社:DC


最佳單回或單一回數作品
Best Single Issue/One-Shot



《彼得帕克:驚豔蜘蛛人》(Peter Parker: The Spectacular Spider-Man)第310回
編劇、畫家:Chip Zdarsky
出版社:Marvel


最佳連載中作品
Best Continuing Series



《非凡歲月》(Giant Days)
編劇:John Allison
畫家:Max Sarin、Julaa Madrigal
出版社:BOOM! Box


最佳限定回數作品
Best Limited Series



《奇蹟先生》(Mister Miracle)
編劇:Tom King
畫家:Mitch Gerads
出版社:DC


最佳新開連載
Best New Series



《基甸鎮》(Gideon Falls)
編劇:Jeff Lemire
畫家:Andrea Sorrentino
出版社: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