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2020年星雲獎決選及得獎名單(6/15更新)






星雲獎(Nebula Award)是美國科幻及奇幻作家協會(Science Fiction & Fantasy Writers of America Inc.)為鼓勵科幻與奇幻創作所設立的獎項,初次頒發於1966年,與雨果獎並列奇幻、科幻類作品二大獎項。今年的星雲獎已於美西時間六月五日晚上頒發,以下是決選名單。6/15補上得獎結果,以★加整段粗體表示。


長篇小說(Novel)



《皮拉奈奇》(Piranesi)

作者:蘇珊娜·克拉克(Susanna Clarke)

出版社:Bloomsbury

簡介:《英倫魔法師》作者的最新長篇小說。



《我們成為的城市》(The City We Became)

作者:N·K·傑米辛(N.K. Jemisin)

出版社:Orbit

簡介:本書中的主要角色們是擬人化的「城市」,故事是紐約的化身受到攻擊而消失後,曼哈頓、布魯克林、皇后區、布朗克斯、史泰登島五個紐約行政區的化身跟著登場,他們必須聯手對抗一個想殺死他們的敵人──拉萊耶。



《墨西哥哥德故事》(Mexican Gothic)

作者:西爾維亞·莫雷諾-加西亞(Silvia Moreno-Garcia)

出版社:Del Rey

簡介:為了救助表姊,女主角被捲入了一個會用毒蘑菇控制他人甚至奪舍的古老家族的陰謀。



《午夜交易》(The Midnight Bargain)

作者:C·L·波爾克(C.L. Polk)

出版社:Erewhon

簡介:夢想成為專業魔法師的女主角,必須在自己的夢想,以及能夠拯救家族的政治婚姻和忽然降臨的愛情間做出抉擇。



《黑日》(Black Sun)

作者:麗貝卡·羅恩霍(Rebecca Roanhorse)

出版社:Saga

簡介:以受歐洲人殖民之前的美洲文明為靈感源的奇幻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能用歌聲操縱水的女船長,和一位神秘的乘客。



★《厭世機器人V: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

作者:瑪莎·威爾斯(Martha Wells)

出版社:Tordotcom Publishing

簡介:《厭世機器人》系列的第五集

2021年3月29日 星期一

高譚市的一年之始:《假日騎士》

 


2021的第一天大家還好嗎?少述派勢力的小編們在此恭喜大家擺脫萬惡的2020,新的一年心想事成!為了慶祝一年的開始,今天的美漫泡麵番,或說是動畫泡麵番,要介紹幾個高譚的英雄和反派們是如何告別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故事,故事的總標題是──

《假日騎士》(Holiday Knights)

這一話是1997年開播的《蝙蝠俠新冒險》(The New Batman Adventures)的第一話,《蝙蝠俠新冒險》是經典的《蝙蝠俠:動畫系列》(Batman: The Animated Series)的續作,像許多受歡迎的美國漫改動畫一樣,《蝙蝠俠:動畫系列》也有逆流改回去的漫畫《The Batman Adventures》,不但採用動畫版的人物關係和世界觀,偶爾還會有動畫原本沒有的原創內容,這些原創內容有些到了《蝙蝠俠新冒險》,又逆流再逆流被改成了動畫版,哈莉奎茵最初的起源故事《瘋狂之愛》(Mad Love)就是這種例子之一。




例子之二就是今天要介紹的《假騎》了(小編:讓冷風來得更狂一點吧),本話改編自1995年發行的一回完結特刊《Batman Adventures Holiday Special》,漫畫原作編劇是《蝙蝠俠:動畫系列》的兩大主創Bruce Timm和Paul Dini,作畫也是Bruce Timm本人,內容則是由好幾個小故事組成,其中除了講述急凍人因想起與妻子結婚的那個白色聖誕夜、而企圖為今年沒下雪的高譚製造人工暴風雪的「白色聖誕」沒被改進動畫外,基本上動畫版漫畫版兩者差異不大,以下介紹以動畫版為主。




2021年2月28日 星期日

制裁者的聖誕節



由Chris Bachalo所繪製的封面,這位繪者不管是壯漢或是美女,畫起來都很不錯,早年在DC任職,後來轉往Marvel發展




各位同好朋友大家好,不曉得提起聖誕夜或是聖誕節,大家會想到什麼呢?

慶祝活動?交換禮物?或是欣賞0080還緬懷巴尼壯烈的犧牲?

今天美漫泡麵番,準備跟大家介紹的,也是有關聖誕節的短篇作品。

或許各位可能都有注意到,美國許多超級英雄漫畫,偶爾也是會應個景,在聖誕節接近的時刻,推出劇情與聖誕節有關的聖誕特刊。

一般聖誕特刊內容多半可能都會談些比較像是聖誕節的祝福,例如貧窮的小朋友得到了來自英雄人物的贈禮,或是即使再忙,到了聖誕節還是要關心家人朋友,就算平時再累再辛苦,到了這種特別的日子,也可以嚐試對自己好一點等這類聖誕節應景價值觀。

當然,比較正派正面的英雄們的作品,要談這種正向價值觀就比較容易想像。

但是相信一些同好朋友可能會跟我一樣有點好奇,美漫中也是有不少作品的風格比較陰鬱跟殘酷,跟這種正向價值的風格很難搭得起來。

打個比方,像是制裁者這樣,賣點就是血腥、暴力。雖然作品中也不乏文戲探討角色內心,但我相信大家可能都很難想像在制裁者當中談聖誕節期間大家會看重的普世正向價值...

所以,沒有制裁者聖誕特刊囉?

不,當然有!今天準備介紹給大家的,就是由Jason Aaron擔當編劇,Roland Boschi擔任作畫,並且請Chris Bachalo繪製封面,在2009年出版的《Punisher MAX: X-Mas Special》!

其實當年看到封面上制裁者帶著身穿聖誕精靈的美少女與邪惡的哥布林軍團大戰的模樣,還以為是那種傳統的英雄救美故事...美漫封面詐欺明明是很常有的事...

真不想承認,因為太年輕而犯下的錯誤啊!但話說內頁中雖然是看不到什麼美少女,可是Roland Boschi的畫風很適合這種冷冰冰的硬漢風格作品,即使跟預期有點落差,不過依然是篇完整度很不錯的故事。

如果不排斥血腥味的話,個人認為還是值得一看的啦!

故事劇情是這樣的:

在大雪紛飛的聖誕夜裡,一名神父踏進了酒吧買醉。

當酒保詢問起聖誕夜這種時候,神父大人不是該忙著嗎?

神父一聽就開始血淚控訴,痛斥著這年頭社會大眾只知道商業化的聖誕節,早已忘記聖誕節應該要有的精神與宗教上的含意。

而坐在神父身旁的,則是一個早就喝到爛醉的聖誕老人。

神父:聖誕老人,你相信神嗎!

聖誕老人:...神父,你才不會想知道我相信什麼咧!

神父:是啦!大家對於不想知道的事情總愛裝作沒看到!就像坐在那邊的那些紳士一樣啦!

幾杯黃湯下肚的神父,不知是否是藉酒壯膽,居然開始指著酒吧內一群黑道大佬批評起來。神父指責他們表面上西裝筆挺,但骨子裡信奉的根本是金錢與暴力,絲毫不懂得聖誕節真正的意義。

好在這些黑道大佬們還不想把事情鬧大,只是叫小弟把神父趕出酒吧了事。隨後就回到桌前繼續討論最近角頭老大的妻子在醫院就快生了,家族後繼有人之後,地方勢力版圖可能又會生變……

酒保眼見黑道們談得起勁,便勸起醉醺醺的聖誕老人趁意識還清醒時早點離開。

沒想到聖誕老人回一句"我醒得很"後順手往禮物袋一掏就取出一把衝鋒槍朝黑道們一陣掃射!原來這聖誕老人就是大名鼎鼎,主張惡徒殺無赦的制裁者法蘭克凱索假扮的。

2021年1月31日 星期日

神力女超人不想承認的黑歷史:「我嫁給了一個怪物!」


嗨,今天是大家等好久的《神力女超人1984》終於在台上映的日子!各位已經看過了嗎?還是正在要去看的路上?為了慶祝黛安娜擊敗可惡的惡靈惡靈在年底躍上大螢幕,這次的美漫泡麵番要介紹一期神力女超人的老漫畫:《Wonder Woman v1 #155》,故事標題:「我嫁給了一個怪物!」(I Married A Monster!



這期漫畫的編劇是Robert Kanigher,作畫主筆是Ross Andru,發刊於1965年。那個年代的DC超級英雄漫畫多走輕鬆詼諧、天馬行空的風格,此時的神力女超人連載更因為在50年代的「漫畫對兒童和青少年有害」與論風波中,被指責「誘導年輕讀者成為女同性戀和BDSM愛好者」,而變得十分保守,所有牽扯到女性主義和較為前衛的內容都被收了起來,黛安娜也變成整天和史提夫上演戀愛喜劇。

雖然這段時間常被視為神力女超人漫畫歷史中的倒退時期,但倒也不是完全不值一提,其中一些「喜劇」內容以現在觀點來看,也是能成為討論性別議題的材料的……開場已經講太長了,現在就讓我們進入這期的內容吧!

事情要從一段辦公室性騷擾講起,這天,(現代讀者可能會有點不想承認的)史提夫一看到神力女超人,就不經同意往她臉上啵一個,被推開後還說:

「啊啊,親愛的神力女超人,別假裝妳沒有愛我愛到瘋狂了!妳什麼時候要嫁給我呢?最好快點啊,不然妳都要變成老處女了!」

黛安娜聽了之後氣得跳窗離去,甚至還因為太氣,而生平第一次沒有跳準坐進她呼叫來的隱形飛機,只能用真言套索及時捲住機尾,就這樣被飛機拉著在天上飛。

此時,她看到一隻(明顯在惡搞金鋼的)巨大猩猩,綁架了一位金髮美女並爬上自由女神像,正在擊落一架架來救人的戰鬥機,神力女超人拉著巨大猩猩的頭髮把牠拎起來,丟回了骷髏島(?),解救了和自己同病相憐的金髮美女和自由女神像。

經過這兩件事,暫時不想再看到男人的神力女超人,決定回老家天堂島一趟,然而在她回到家鄉這個避風港之前,她還要先對上兩個豬哥:鳥男(Bird-Man)和魚男(Mer-Man)!

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House of M》的另一種可能:假如腥紅女巫最後說的是……

各位或許還記得,本粉專在今年曾經藉由MEME介紹科普了「No more mutants.」這句出自於《House of M》結尾時的經典台詞。如果各位有興趣想回味一下的話還請大家參閱這篇,或是可以參考當初臉書的貼文

《House of M》是個十分精采的故事,對於整個X戰警系列作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不過一方面這類大事件的長度篇幅不算短,二方面由於大事件的知名角色登場率較高,比較容易吸引讀者目光,可能不少同好都多多少少知道了大致上的劇情,更重要的是...嗯,我們好像已經算介紹過了《House of M》...

因此小編Rock我想趁美漫泡麵番新單元的這個機會,介紹由Brian Reed與Jim Macann擔當編劇,Paolo Pantalena擔當作畫主筆,一回完結的短篇作品:

特刊《What If? House of M》中的第一個故事:


《What If...Scarlet Witch Ended the 'House of M' By Saying, 'No More Power?》



這是一個奠基於《House of M》事件的平行時空(世界編號為Earth-9021)的故事,與正史世界的分歧在於,如果緋紅女巫在《House of M》結尾時說的並非是否定變種人,而是否定了所有超能力量的話?

原本正史世界中,全世界大多數的變種人被廢功失去了超能力,而在這個分歧世界,無論是超級英雄,或是那些超能反派們,都受到了影響。例如石頭人失去了超能力而恢復了昔日的樣貌,獨目龍不再需要為了眼睛會放出射線而需要戴著眼鏡。還有金鋼狼騎車一半摔車之後,由於失去了超恢復力量而被送進了醫院。

至於失去了力量的蜘蛛人他...原本他相信"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所以擁有超能力量的他,就應當肩負起維護正義捍衛鄉里的責任,可是既然沒有超能力量,那麼是不是就沒有那麼大的責任了呢?

幾經考量之下,彼得帕克決定從英雄事業退休,與瑪莉珍建立家庭生兒育女,專心顧好自己的生活去了。畢竟既然不分敵我,超能力量都被Nerf了,乍看之下英雄們退休享福去好像也是很正常的決定嘛!

然而,實際上並非所有的惡棍都喪失了超能力...首先,科技力並非被納入超能力計算,因此使用科學力量的超級英雄或超級惡棍們,依然能夠擁有過去的力量。另一方面,即使被認定為超能力量,也不是一切都能隨緋紅女巫說了算,有些東西,不是她能改寫得動的,比方說--宇宙魔方。

九頭蛇的領袖紅骷髏成功取得了宇宙魔方之後,旋即暗中四處獵殺許多反派,一面是減少競爭對手,另一面是為宇宙魔方積蓄能量。有了萬全準備之後,紅骷髏正式向英雄們宣戰!他首先就率領軍團攻打驚奇四超人的大樓,因為里德的天才頭腦並沒有被降級,因此手邊仍擁有許多超越時代的科技兵器。

但儘管里德等四人奮力抵抗,卻還是不敵宇宙魔方的無上神力,最終全員陣亡。

在里德殉難之後,其他試圖出來對抗的英雄們也一一敗退,曾經是超級英雄密度最高的紐約,幾乎就要被紅骷髏的軍團所征服。

就在這個時候,鋼鐵人東尼史塔克終於出手了!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少述派MEME介紹專欄文章總集(第一百五十三至第一百五十五週)(完)

 第一百五十三週(11/16/2020):「沒人能輕易走進魔多」

J·R·R·托爾金的《魔戒》是奇幻小說中的經典,彼得傑克森《魔戒電影三部曲》也是影史中的經典,所以下圖這幕由迷因界名人西恩賓所飾演的波羅莫(Boromir)的演說,會成為迷因中的經典,也是很合理的事。沒錯,「星期一的M是迷因的M」這個專欄的倒數第三週,我們終於要介紹到這個經典MEME──


「沒人能輕易走進魔多」(One Does Not Simply Walk into Mordor)
 

這一幕發生在電影三部曲的第一部《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的重頭戲愛隆會議(Council of Elrond)上,在精靈領主愛隆指出唯一能摧毀至尊魔戒的方法,就是將它丟進魔多的末日火山,必須有人去完成這項任務後,波羅莫便接著說:


「沒人能輕易走進魔多,它的黑色大門不只有半獸人守著,還有永不休止的邪惡力量盤據,索倫的邪眼一直監看著,那裡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原,佈滿烈焰、灰燼和塵埃,在那裡你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有毒,就算有千軍萬馬也無法完成這項任務,這太荒唐了!」


這個迷因本來的重點,是在「沒人能輕易走進魔多」這句台詞上,衍生用法也多半是修改這句台詞,如「沒人能輕易連線上魔多」、「沒人能輕易走進黑色購物節的沃爾瑪」、「沒人能輕易在影視作品裡死這麼多次」等等,不過近來,波羅莫以手比圈的這一鏡越來越被當作重點,離開英文圈後他講的台詞更是不限於「沒人能輕易……」的句型了。

其實原本這一鏡中,波羅莫正在講的台詞就已經不是「沒人能輕易走進魔多」,而是「索倫的邪眼一直監看著」,他手比的圈正是代表索倫的大眼睛;然而如果很久沒複習電影,光看角色的話,可能會以為波羅莫手比的圈是指魔戒的意思,加上這一禎剛好讓他看起來似笑非笑,也難怪光是這個構圖就足以成為魔戒系列最具代表性的迷因之一了。

順提,今年六月魔戒電影的老班底們,參與了一個為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而陷入飢餓的貧困兒童募款的活動,主持人與導演和演員們透過視訊聊天,透露各種幕後花絮,當主持人提起這個迷因時,西恩賓還很捧場地重現了一遍,彼得傑克森則提到,這段台詞其實是拍攝當天的前一晚才寫好的,所以你可以注意到西恩賓演這段時,一開始(正好就是「沒人能輕易走進魔多」這一句)以手撫額低頭,以掩蓋要一邊看放在膝蓋上的小抄。

這對身為導演的彼得傑克森來說,可能是個差一點要延誤到拍攝時程的驚險經驗,但也因此創造了他意料之外的經典名場。不提醒的話,觀眾根本不會發現西恩賓在看小抄,但只要是鄉民,都會對波羅莫以手比圈這張圖留下印象,「沒人能輕易錯過這個迷因」。

今天的MEME介紹就到這邊啦,咱們下週見!

(by masayo)

少述派MEME介紹專欄文章總集(第一百四十五至第一百五十二週)

 第一百四十五週(09/21/2020):「寇克艦長大戰蜥蜴人」

今年夏季的電影院由於疫情之故,少了許多打得天崩地裂的好萊塢科幻動作大片,這個時候,只有永不褪色的經典老作品能夠慰藉觀眾的心靈了,若是能帶點哲學或對科技人性的反思的成分更好。能符合這些條件的,小編第一個想到的是

 

「寇克艦長大戰蜥蜴人」(Captain Kirk vs Gorn)
(上圖為惡搞亂世佳人的「Gorn with the Wind」改圖)
(小編A:要多吃蔬菜!啊……搞錯梗了……)
(小編B:你是在暗示寇克艦長是猴子嗎!?)
(小編C:哥吉拉對金剛什麼時候才上映……)


這場經典的戰鬥發生在元祖Star Trek電視影集第一季第十八話(含試播集是第十九話)「競技場」(Arena)。在這一話開頭,企業號與身為冷血爬蟲類的葛恩人(Gorn)起了嚴重衝突,在企業號方看來,是葛恩人先對星聯殖民地進行了慘無人道的侵略和屠殺,寇克艦長因此認為唯有武力才能為這件事畫下句點,企業號便追著葛恩人的船艦進入了一個未被探索過的星域。

結果這個星域(又)住著愛好和平的高級生命種族麥創人(Metron),他們用某種神祕的力量將兩艘船艦都繳械,並將兩邊的艦長傳送到一顆荒蕪的星球上,要他們一對一決鬥,而且不能攜帶自己的武器,只能利用星球上的當地資源,打贏的一方可以被放過一馬,輸的一方則不只艦長,連船和船員們也要受到被摧毀的懲罰。

寇克艦長和葛恩人的艦長便展開了這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決鬥──由於當年的特效技術和武打動作設計都還未臻成熟,因此別說用今日眼光,連在當年這場肉搏戰看起來都十分滑稽。葛恩人艦長的動作非常緩慢,揮一拳需要一秒半,當然要配合他的寇克艦長也不會快到哪去,被嘲笑是「天然慢動作鏡頭」。至於為什麼動作會這麼慢,很多人自然想到是因為那套半人半蜥蜴的戲服太重了,但飾演葛恩人艦長的替身演員Bobby Clark曾在訪問中說過是當集導演叫他動作要慢的,「因為你是爬蟲類」。

不過,這個理由並沒有辦法解釋為何寇克艦長打在對方身上的拳頭都顯得十分無力,還有為何兩人的近身纏鬥看起來像是雙方都沒在使勁。總之,雖然畫面上很沒有說服力,但在劇情上寇克艦長面對這位力氣和防禦力都比他大上許多,而且還有一定智力、會設陷阱的對手,馬上就陷入了苦戰,只能開始邊逃命邊想反擊辦法。最後寇克艦長發揮了連馬蓋仙都甘拜下風的科學小知識加就地取材技能,使用當地的硫磺、煤炭和硝酸鉀製造出了黑火藥,利用竹筒作為槍身,以鑽石原石作為子彈,將對手轟成了重傷。

不過在對戰過程中,寇克艦長也知曉了葛恩人攻打殖民地的原因,是因為星聯先侵入了他們的領地。領悟到對方也是抱著跟先前自己一樣的「如果不給對方一點顏色瞧瞧,對方就會繼續侵略我們」心態後,寇克艦長放下了武器,拒絕殺害葛恩人艦長。被寇克艦長感動的麥創人因此覺得人類這種野蠻種族或許還是有一絲希望的,於是放了兩方,企業號也開始準備與葛恩人的和平談判。

雖然這一話呼籲和平的訊息如此明確,但遺憾的是現在提起這話,觀眾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寇克艦長與蜥蜴人那令人忍不住噗哧笑出來的打鬥場面了,不知道麥創人會不會因此又對人類失去希望呢?今天的MEME介紹就到這邊了,願世界和平,我們下週見。

多年後老對手為宣傳遊戲而再聚

(by masa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