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桑妮
前言:
身為一個歐美漫畫的讀者,最常聽到的抱怨(或者批評)不外乎是以下說詞:"歐美漫畫都不寫超級英雄之外的作品,題材太不夠多元了";上述怨言構成了寫作這篇─以及往後的許多文章─的動機。小小讀者無論學識還是各方能力都極其有限,不求能夠完全扭轉大眾對於歐美圖文作品的偏見,但希冀勾起少數人的興趣,以及疏通某些過去被嚴重阻塞的言路;這也是文章標題"超級英雄疆域之外"的來由─歐美漫畫的世界(或者說,任何一國漫畫的世界)可能比我們任何人所預想的都要廣大許多。
規格上,我考慮到許多人甚至對漫畫的具體情節沒有任何認識,用長篇議論能達到的效果明顯不符合這系列文章的宗旨,因此,這系列文章無論內容還是更新時間,都會採用類似漫畫日誌或週記的模式,以數冊我讀過(或正在讀)的非超級英雄題材的漫畫為經,漫畫每回大綱式的情節交代與樸素直觀的作品賞析為緯,每兩週約莫每個刊物更新一輪。因為是頭一篇文章,為大家建立一些漫畫的背景知識不可避免,所以雖然名義上還是漫畫日誌,卻是非常長長的一篇,希望不至於磨損掉大家的耐心。另外,因為時間和能力都有限,要一次寫太多作品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些人可能會好奇,既然某些漫畫尚未連載完,或者某些漫畫特別長,是不是文章就一定與某幾個作品"綁定"了?並不竟然;我多少也會基於個人興趣和讀者回饋做調整;舉例來說,某個作品我讀到一個段落感到想停一停了,或者有讀者非常希望能夠繼續看下去,又或者,有讀者希望作者幫忙當神農以身試毒,亦或者有讀者認為有什麼超級值得寫的作品卻被我錯過了,這些因素都可能會讓某部漫畫暫時被逐出文章主題之外,或讓新的作品加入日誌之中。我不想劃一條明確的界線,就讓事情自己發展下去吧。
最後就是,因為興趣廣泛、有研究生的身分、偶爾又會有長篇文章需要做功課和書寫,我的坑品可能很不理想,在這裡先跟大家道個歉......
這是與共同編寫少述派勢力FEWS的戰友討論後遴選出的漫畫作品:
Archie (Archie Comics, 2015─)
Injection (Image Comics, 2015─)
Velvet (Image Comics, 2013─)
Wytches (Image Comics, 2014─)
Sheriff of Babylon (Vertigo, 2016─)
因為歐美漫畫的作品實在太多太多,這裡挑選出來的作品盡量涵蓋了超級英雄之外的許多不同題材:日常生活和愛情喜劇、科幻作品、諜報傳奇、恐怖故事這裡全部都有。為了顧及讀者閱讀方便,我會照上面排出來的順序把寫好的文章一一分開貼出來,等到每個作品都出完一篇文章,每兩週的一輪就結束了。
Archie#1
新(左)舊(右)阿奇也差太多啦!
2015的頭一回阿奇漫畫有著這樣的開場:高中生阿奇以打破第四道牆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他當前的生活;就在一切看起來都無比美滿的時候,阿奇突然告訴讀者:他最近剛跟他的青梅竹馬Betty分手了。必須承認,在朋友提到阿奇以前,我幾乎忘掉美國漫畫有這一號老牌人物了。當然,阿奇的名聲太過響亮─不然也不會被TBBT拿來當笑點─以至於不太可能沒聽過這個人物,但過去我對阿奇只有一層極淺薄的認識,除了聽過他是一套歐美青少年喜劇漫畫的主角外就沒再知道太多東西了;換句話說,如果你只記得TBBT中有個叫做Zack的笨角色,曾經因為跑去漫畫店找阿奇漫畫而被Sheldon等一眾宅男恥笑外不知道別的事情,那我想我們之間的差異並沒有那麼大。
等等,所以我們今天要看的第一本漫畫竟然是美漫古早年代的阿奇嗎?當然不是;一來,我過去對阿奇沒那麼大的興趣(先跟阿奇書迷道歉了),二來,阿奇漫畫的整個宇宙其實在2015年重生了(換句話說,阿奇宇宙重開機啦!),而寫新的阿奇漫畫的作者出乎我意料,竟然是鼎鼎大名的Mark Waid;Mark Waid是老牌的超級英雄漫畫編劇,而且寫出不少非同凡品的漫畫(DC的天國降臨、Marvel的夜魔俠連載或者由Boom!Studios出品的Irredeemable都是膾炙人口的偉大漫畫)。過去我讀過的Mark Waid作品不乏幽默元素,但本質上還是超級英雄類型的產物;一想到他竟然跑來寫Archie這樣的YA作品,可真把我的好奇心置於爐上火了。那麼,該如何一言以蔽之漫畫前三回的Archie?我腦袋中想到的,真的就只有純純的校園戀愛漫畫這樣的描述。在過去,我心中這類型歐美漫畫的首選一向是歪小子史考特;Mark Waid的這部Archie目前已經出刊的八回我已看了三回,如果接下來五回,以及Mark Waid往後的連載,都能維持這頭三回的水平,那Archie或許少了前者的深度和瘋狂怪誕,在渾然天成的喜感以及你我讀戀愛作品那般怦然心動的感受上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回到故事本身。Mark Waid拋出的劇情懸念在於:能夠穿越第四道牆的阿奇在牆外不肯對讀者說,而穿不過牆的Betty在牆內也沒透漏過兩人分手的理由;從故事中的演出看來,這兩人的相處可也沒因為分手出了些什麼問題,說是神祕的好聚好散也不為過;當事人想淡然處之,可真正急煞心的,其實是阿奇跟Betty的一黨好友。在許多人眼中,阿奇跟Betty是河谷高中最美好的一對情侶;因此這兩人分手的消息一傳開來,阿奇跟Betty的朋友們不做他想,就是多方打探消息,以及動些歪腦筋想讓阿奇與Betty復合。這下可苦了阿奇的好基友"Jughead" Jones。當事人那邊探不出口風,Jones馬上就成了所有人千方百計賄賂的對象(背後的邏輯不難理解:既然是好基友,安得有對方的秘密是你不知道的?)。說到Jughead這個角色可有趣了;這角色獨好吃東西而對女色或金錢都沒什麼興趣,且看事情自有一套想法;這箇中原由可能在於,根據阿奇的說法,Jughead的家族曾經是河谷地的頭號巨富,直到他的家人在投資時受到了與一家名為"純水罐"的瓶裝水裝罐廠有關的金錢詐騙案牽連,因此一家子生活豬羊變色成了窮人為止(這也是Jughead這個稱號的由來,因為那家工廠"純水罐"的英文就叫做"purejug")。
小小節錄一下阿奇跟Jughead在漫畫第二回的一段對話:
阿奇:我需要錢......。
Jughead:阿奇,錢非萬能;你的手巧一點才能幫你解決問題,錢幫不了你!
但不愛錢財只是咱們Jughead上人的智慧之一;或許Jughead最有智慧的地方在於明明不好女色,但談起感情這檔事卻比阿奇與Betty的朋友們還透徹。當他知道這些人準備靠著作票讓阿奇與Betty因為當選舞會國王與皇后而不得不共進一支舞時,Jughead表面上主動擔任計票人好助他們一臂之力,實際上卻偷偷把支持阿奇的票給燒了。投票結果出來:Betty當上了舞會皇后,但國王卻不是阿奇。等等,難道Jughead暗地裡是個壞心的去死團想破壞自己基友與朋友的戀情?當然不是。Jughead老早就看出了,逼著一對正在八卦浪頭上的男女在眾目睽睽之下上演復合的戲碼對兩人只會造成更多傷害而已。Jughead真正想要做的,是讓阿奇與Betty在保持一定距離的條件下注意到對方。於是Betty當上了舞會皇后,但阿奇卻不是舞伴;而咱們的阿奇......
......則在Jughead的"推薦"下從舞會的吉他試音人員成了真正的吉他手登台了。
這裡有兩件事要說明一下:
1.很多讀者一定猜到根本是Jughead在搗鬼。沒錯,這傢伙一早就偷偷破壞了樂隊吉他手的車子害對方的車子卡在路上XD
2.如果去翻資料很容易可以查到,原來在過去的阿奇漫畫中,阿奇設定上就是個做起什麼事情來都相當笨拙的人;但阿奇有一件事情是擅長的:他吉他彈的不錯。Mark Waid這個完全重開的連載顯然保留了這個設定,而且被拿來做了一個相當浪漫的劇情翻轉。
是的,阿奇沒有搞砸。他的吉他表演吸引了全場的目光─包含了Betty的在內。
Jughead禪師妙語:提醒他們失去了些什麼,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事情。走筆至此,忍不住想提提阿奇第一回給我最大的感觸:它讓我想起了自己為什麼會喜歡Mark Waid這個作家。要說情節細膩與曲折起伏,他絕對比不上Grant Morrison、Warren Ellis或者Alen Moore,但你能從他的筆下感受到他對人物的愛,也能感到Mark Waid自己誠心誠意相信這些人物能帶給讀者真正的快樂,這是前三者常常做不到的一件事情(好吧,Morrison的All-Star Superman可能是個特例)。雖然阿奇的基友似乎占走了文章好多的篇幅,但故事的主角的確是阿奇;前面提過的打破第四道牆的手法在阿奇第一回被Mark Waid玩得淋漓盡致;如非使用這個手法,像阿奇這般樸拙善良的好人型主角這年頭早已不新鮮了,純靠演出取悅讀者即便討喜,感受卻不容易深刻,相形之下使得Mark Waid選擇讓阿奇直接與讀者互動的策略更為別出心裁。
其實還想寫更多;這裡我感到最抱歉的,是女主角格的Betty明顯被文章忽略了,她相關的情節沒有被我妥善照顧,但這是因為Betty與之後登場的神秘女角Veronica即將在河谷地引發的環繞著阿奇的戀愛戰爭實在太過有趣,真要寫下去文章就太長了。最後,可能也是很多讀者關心的問題:這漫畫劇情或許好,但畫面如何?我想各位首先得認識的是畫師Fiona Staples。Fiona Staples已經連續數年在歐美漫畫殿堂級的Eisner Award中拿下多項大獎了。我不會說阿奇是Fiona Staples最好的作品,但她筆下的男女角色無論外貌或舉止都非常非常可愛動人;尤其這段Betty看到正在打破牆說話的阿奇,想過去跟對方談心最後還是得別過頭去的分鏡,就將情人分離後那欲言又止、情愫依然在的尷尬互動交代得很入髓:
一個故事玲瓏、角色有情,作畫又好的戀愛漫畫,又有什麼好多要求的呢?
下一回預告:Archie#2~3─Veronica參戰,戀愛大戰一觸即發!
Injection #1~3
在文章正式開始討論漫畫情節之前,或許我該先提一提作者Warren Ellis寫作Injection的手法,因為這能說明為什麼我在介紹Injection時老是得提到漫畫後續回數發生的事情;畢竟,有看上一篇文章的讀者可能會搔著頭問:既然你光是阿奇的第一回都可以生出這麼多話來,現在介紹新漫畫一次講這麼多漫畫後頭的情節是偷懶了?還是有別的原因?答案是後者;而這個原因是:如果我只談一到三回的Injection,那麼多數人可能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甚至不了解這樣一個莫名所以的故事有什麼值得介紹的。(Injection目前已經出了十回,我已經通通看完;因此這是一個事後回顧型的導覽。)
那麼,Warren Ellis的寫作手法到底有什麼特別的?這麼說好了:如果你已經習慣在看科幻作品時,會出現任何作者借角色之口像耳提面命一般刻意告訴你"為什麼如何如何",或者突然擔任起在地導遊的話,那麼Injection恐怕會是你最大的噩夢。即便Injection的故事發生在一個無比怪誕龐大的科幻世界,Ellis依舊頑固地遂行自己的極簡風格,從不仔細對讀者交代故事的背景;似乎對Ellis而言,讓讀者自行發掘隱蔽在表象之下的世界規則,就是作品樂趣的來源之一。上述的特色,同樣也被展現在Injection其中形形色色人物怪異的行為舉止上;由於Ellis幾乎完全放棄使用角色內心獨白這一歐美漫畫常見的寫作手法,讀者也只能自己透過角色間的交談或畫面上的暗示來猜測人物的心理活動。
先不談故事本身,Ellis的極簡風格與本作的畫師Declan Shalvey的畫面設計的結合,使得Injection閱讀起來竟常常像散文化的小說那般無題漫遊,卻又能在寫景喻情時展現出獨到詩意的一面:
就像上面這段主角之一的Dr. Robin Morel在故事中登場的畫面。Ellis完全沒多費任何筆墨在Morel的心理活動上,也不講明他的身分;有的只是畫面上的男人就這樣在鄉間漫遊的美麗構圖。直到下一頁,道旁一個女性突然出現攔住Morel跟他對話,讀者才知道原來眼前面貌滄桑的男子竟然是前幾頁在另一個主角Maria Kiibride的回憶中出現的年輕人:
就像這樣。
故事在過去與現在、不同人物的視點間漂移,也構成了閱讀Injection時讀者最常態性遭遇的狀況。如何抓住Ellis給出的蛛絲馬跡好弄清楚眼下畫面上發生的事情,構成了閱讀Injection時最大的挑戰。
話說回來,Injection的故事到底在說什麼?實際上,直到漫畫的第四回之前,讀者一直都是在沒有邊際的迷霧之中匍匐前進。Ellis對於五個主角所面對的危機並沒有太多解釋;在漫畫的第一回,讀者知道的僅是故事發生在英國,而主角之一的Maria Kilbride在二度進入精神病院後,突然被一個名為FPI(Force Projection International)的公司再度拉回工作崗位上;FPI要求Maria處理一件公司在考古探勘時發生的神祕危機,而Maria認為事件和一個名為"Injection"的東西有關;Maria在回到工作崗位的同時,也為了解決這次的危機而開始與四個不同的人物聯絡,從而引發了接下來一系列充滿謎團的事件。
FPI的目的是什麼? Injection又是什麼東西? Maria在聽到事情發生後主動聯絡上的四個人又是誰?好多好多的謎團。
要將漫畫中數段Maria Kilbride的回憶組織起來,讀者才會知道,原來Maria與另外四位身懷絕技的主角曾經被FPI在內的幾個神秘組織招募起來;主角五人組成的這個神祕團體在書中被稱為文化交叉感染(Cultural Cross-Contamination)。 文化交叉感染這個名字可能多少影射了作者Warren Ellis對自己這個作品的期許。為什麼會這樣說?讓我稍微解釋一下。
文化交叉感染中的五個成員背景來由差異甚大;就目前故事透露出的情報來說,我們可以知道:
Maria Kilbride─女性,物理科學家;
Robin Morel─男性,英國歷史與地方民俗傳說的專家;然而隨著故事進行,我們可以知道他真正的身分其實是英國民俗傳奇中的Cunning Folk:那些受雇來對抗巫術與傳說中怪物的薩滿與魔術師。Cunning Folk並不是Warren Ellis信手杜撰的小說家之言,而是確實存在英國民間的傳奇故事。根據Robin Morel在漫畫中與其他人物的對話,Morel家族代代都傳承著Cunning Folk的技術與志業;Robin的母親、爺爺和妹妹都在執行Cunning Folk的工作時喪生。
Simeon Winters─男性。他的一個表面身分是英國的對外政策官;但更重要的或許是他的另一個身分:英國情報局MI6的探員。
Brigid Roth─女性。一個頂級的電腦專家和駭客。
Vivek Headland─男性。邏輯學家和倫理學家。他也是一個業餘的偵探。
而實際上,面對五個專長各異的主角,作者Warren Ellis也將對應於五個角色專長的故事元素給通通拉進了自己的作品中,使得Injection成了一部神秘的混血作品;這毫無疑問是困難的任務,但Ellis在前三回提供了太多誘人的要素,讓Injection讀起來有著讓人上癮的魔力。科幻故事?Injection是;神怪故事?Injection也是;偵探懸疑故事?Injection,再度也是。Warren Ellis和畫家Declan Shalvey設計動作場面的本事也非常高超,像是特工Simeon Winters進入飯店執行暗殺任務的情節,設計得俐落爽快,就像在看商業大片的電影分鏡,勝過不少當前一線的超級英雄漫畫在相同領域的表現。
要看Injection多面手的一面,或許舉例是最快的。在故事前三回中,原來FPI要求Maria解決的事件,竟然是公司的考古探勘隊帶回一顆位於英國Penwith地方的石頭,卻在後續於公司對石頭進行聲波實驗後神秘的失蹤了。Maria來到現場進行調查,發現實驗室裡頭成了這副模樣:
Maria在調查實驗室的現場後聯絡上了主角之一的魔術師Robin Morel,並將實驗室的異相、石頭的由來以及探勘隊的實驗說明了一遍。Robin Morel很快就診斷出了Maria面對的生物很可能是英國傳說中的怪物Spriggan。根據Morel的說法,Spriggan正是探勘隊找到石頭的地方─Penwith─的在地傳說,而傳說中,像Spriggan這種小精靈習慣用音樂誘惑人們,這解釋了為什麼探勘隊在對石頭進行聲波實驗後消失了(再一次,這裡的Spriggan也是存在在現實中的當地傳說,並非Ellis杜撰)。就在故事看起來朝向神怪方向發展時,Maria問了Robin Morel一個問題:所以Spriggan是不是真的存在的東西?
Robin:不,Maria,Spriggan當然不是真的.......哥布靈、鬼怪這些東西,它們通通都不是真的。這就跟你之前處理過的兩個案子一樣,只是Injection知道了傳說的內容並且開始拿它們來做怪而已。
但,就在Robin這麼說的時候,他眼前出現的景象卻是如此這般:
到底鬼怪是不是真的?為什麼科學家Maria反而要求助於魔術師?為什麼明明該是薩滿和魔術師的Robin反而不願意相信鬼怪的存在?這只是Warren Ellis在拋出一個個謎團時,尚能讓作品遊走在表面上難以和諧共處的不同題材之間,使其激盪出火花的例子之一,我都還沒提到駭客Brigid Roth與間諜Simeon Winters調查網路危機的支線是如何與整個Injection的威脅牽上線的。這裡不能不提畫師Declan Shalvey對畫面的掌控;Shalvey的人物不走寫實華麗路線,但是他的畫面設計具有極高的風格彈性,能夠對應Ellis調性轉換巨大的故事自由巡迴在英國鄉間、現代倫敦都會、高科技諜報世界與鄉野神話之間卻不顯突兀;眼看Ellis即將在今年底回歸Injection的連載,希望他千萬要好好留住這個夥伴。
Injection是一個需要讀者給予時間和機會的作品;尤其Ellis的極簡風格在這個作品中被貫徹的十分徹底,無論是歐美漫畫還是日本漫畫的讀者恐怕初次嘗試時都會感到一頭霧水。然而自另一方面來說,Warren Ellis又不是故弄玄虛的末流作者;在下一回的介紹中,我們將進入漫畫的4~5回的情節,這裡也將是Ellis的鋪陳初步開花結果的地方;讀者將部分地知道:為什麼Ellis在故事的前三回要用這種敘事手法?到底文化交叉感染小組的成員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Injection又是什麼?
下一回預告: Injection#4~5─謎底的初步揭曉,與作家Warren Ellis的瘋狂點子
Velvet #1~2
漫畫Velvet的開頭本來稀鬆平常,但一切都變調得很快:1973年的巴黎,讀者看到一個面貌端正的男特務正在執行任務,但不到兩頁,他的頭就被某個神秘人用槍打爆了。文字框中,男特務想的事情是:現在才知道咱們長官的女秘書─那位我們這群高級特務人人都當自己是她的唯一的美女─是個超級狠角色;可惜我已沒機會告訴她更多事情了。
原來,帥氣男特務就跟Sunset Boulevard中的Joe Gillis一樣早就死了,剛剛的話只是他在訴說自己生前追悔莫及的事。
許多人或許還記得龐德電影中有這麼一號叫做潘錢妮(Moneypenny)的人物? 那個擔任龐德長官M的秘書、除了和龐德調情說笑、偶爾發發花癡外通常沒什麼作用的女角色?在這個老派超級特務的故事元素已經很難吸引觀眾的當下,潘錢妮這種人物典型不怎麼意外地成了新世代特務作品刻意"翻轉"的目標之一,所以空降危機裡的潘錢妮也得出外勤,或者更劍走偏鋒如間諜喜劇麻辣賤諜,胖胖女秘書也能取代幹練男特務拯救世界。為Marvel寫過冬兵傳奇的漫畫編劇Ed Brubaker主筆的Image漫畫Velvet這次也拿了潘錢妮來開刀,但除此之外,住在Brubaker筆中的老鬼其脖子可是硬挺挺的,對於向當前流行文化低頭沒多大的興趣;在Velvet找不到太多如麻辣間諜或者Mark Millar最近
特別火紅的The Secret Service (Kingsman)中的叛逆感與嘻笑怒罵,倒是充滿了各種你我所能想到的老式諜報電影、超級特務作品甚至是政治驚悚劇會有的元素;主角Velvet是個破碎的人,而她身處的世界很詭譎,很殘暴,很冷酷,也很讓人心碎。
Velvet隨後登場時正在睡夢中,她身旁的一支電話響了。我們這才知道剛剛被刺殺的男特務是英國情報機構中代號X14的Jefferson Keller。Velvet內心的獨白告訴我們:X14的死代表事情再嚴重不過了;但不只如此,因為X14對她而言很特別:他是與她有過一段情與肉體關係的X探員中少數能給她溫暖回憶的一位。
Brubaker烘托主角Velvet出場的方式很高明。僅僅這開頭四頁的劇情,就讓Velvet以一個難以言明的神秘形象躍然紙上,既非蛇蠍美女,亦非花瓶綠葉,更接近近年007電影中飽受精神創痛的中年龐德,但龐德是風流的英倫紳士,Velvet卻是仗著成熟風韻悠遊在不同男性間的美女(在Brubaker的設定中,Velvet已經40多歲了);參照X14的憾恨,Velvet肯定不"只"是一個長官的女秘書,但她到底是誰?又何以會用這副飽經世事、對生死淡然的模樣出現在讀者面前?
場景切到Velvet和X14所屬的情報組織Arc7的總部。原來Arc7是一個在情報世界中也屬傳說的組織,由二戰盟軍情報團隊中存活下來的成員建立,其所有任務皆屬機密,資金來源皆見不得光;X層級的探員是外勤中拔尖裡頭的拔尖,執情中身亡已屬罕見,更遑論X14的情況:在規劃好的逃生路線上近距離遭到刺殺。Velvet與她的同事和上司們很快就從事態推斷出事情正往最糟糕的方向發展,那就是情報遭到有關人士洩漏了。
擔憂頭號探員可能是因為情報走漏被殺,Arc7上上下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除了一個人之外。外勤組忙於拷問Arc7的內部成員,又要調查X14行動現場的情報,還得從線人口中套話;這些人的"熱"與辦公桌前Velvet的"冷"成了巨大對比。Brubaker自稱為了寫Velvet閱讀了大量的文獻,尤其是那些關於40到60年代間的劍橋間諜活動的資料;如果你是勒卡雷的讀者,應該知道這些資料正與啟發勒卡雷寫作Tinker, Tailor, Soldier,Spy的事件習習相關。為了執行秘書的工作,Velvet只能鎮日坐在辦公桌前審閱手邊的報告,並為這些成果的無濟於事感到日益失落;或許是好勝心被撩動,或許是她過於在意X14,此刻的Velvet突然又多了勒卡雷筆下老間諜史邁利的影子,不學那些外勤男人動刀動槍,想要單純透過超人的記憶和洞察力在巨量資料中挖掘出旁人看不見的失落一角。Velvet最後做到了,她發現X14的一筆開支紀錄遭到竄改,從只有一格空著,被變成某一天的開支紀錄完全消失了。
這是Velvet幫自己惹上的第一個麻煩。她不曉得的,是第二個麻煩近在咫尺。
就在Velvet發覺事有蹊蹺的同時,外勤組竟然也上報了他們所能想到的唯一一個變節者Frank Lancaster;這個人選終於也將Velvet推進了事件的風暴中心,因為無論Velvet亦或Velvet的長官都不相信Frank會是變節的特工,長官無能為力,而Velvet將要展開自己的行動。在這段短短劇情中,Brubaker再度提醒讀者他想要寫的不是一個年輕的特務英雄,卻是那些深入情報世界已久,無法在腐化前撤足的老靈魂的故事;舉例來說,Brubaker借Velvet之口道出了Frank曾經也是Arc7在50年代叱吒風雲的高手,卻在歲月與酒精的催磨下由頂尖外勤探員淪落為探員教官的事實。繼X14的死後,Frank的安危成了第二把點燃Velvet的火;她拒絕相信自己熟知的Frank會殺害X14,因為將探員中的金童打落地獄,形同是在傷害高傲的Frank的自尊,誰叫Frank也曾經跟X14一樣是局裡的大紅人呢?
愈是冷峻的作品,情報員世界的情字關頭就愈致命,Velvet既然已經動了兩次情 ,大禍必不遠矣。依循回憶找到Frank的藏身處的Velvet能夠見到的只是Frank的屍體,而 Arc7的外勤也剛好在這時破門而入。沒錯,Velvet也知道了:她太在意X14的死,以及 Frank的安危,卻沒想到或許她自己也是被陷害的那一個;然而Brubaker在這裡也揭開 了Velvet的秘密:秘書並不是她在Arc7本來的崗位,那是身為一線探員的她退役後的退休 獎品。本來該是潘錢妮的Velvet Templeton在悶騷了一整回後終於變身成女版龐德,整頓 拳腳把追兵好好教訓了一番。
隨後的漫畫第二回也是與Brubaker合作的畫師Steve Epting和上色師Elizabeth Breitweiser真正火力全開的地方。Brubaker省去多餘廢話,搬出各種動作場面讓這兩人盡情發揮;要說Epting跟Breitweiser作畫最大的特色,重度的明暗對比和複雜的場景細節大概就是了;整整兩回的Velvet,人物的面部和軀幹鮮少有不是被陰影部分覆蓋住的,背景無論光暈、使用火器時飛濺的花火、雲霧到小小玻璃碎塊都很完美的被畫家捕捉進來。Epting和Breitweiser應該也考慮到了題材類型,場景不是陰雨茫茫就是入夜以後;上述的刻意選景加上極度雕琢的光影運用,使得畫面看起來總是水氣氤氳一片,十足是古典好萊屋黑色電影才有的味道。
所以,Velvet逃走了。捕抓Velvet失敗的外勤探員的疑問也是讀者的疑問:到底為什麼Velvet這麼高明的探員會突然退休? 但Velvet的長官並沒有給出答案,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劇情懸念;在接下來的故事中,Velvet將繼續她的冒險,不只要揭露威脅Arc7的陰謀,更重要的是深入中年女性情報員的內心世界,一個,就像Brubaker自己在訪談中所說的:過去類型作品鮮少踏足過的領域。
在文章結束前還是講個小小的趣聞。據Brubaker在訪談中的說法,有幾個電視台其實對Velvet的故事特別感興趣,所以大力邀請他幫忙寫腳本,但當對方聽到Velvet已經年過四十時卻立馬要他把主角的年紀改輕些;對此Brubaker也只能聳聳肩表示:「我只能說我嚇呆了......你能想像他們讓Taken中連恩尼遜演的角色年輕三十歲嗎?」。讀過Velvet後的讀者恐怕很難不認同Brubaker的說法,因為讓Velvet這一角色與眾不同的,的確就是那些歲月為她帶來的歷練,以及長期浸潤於情報員毒品般的生活後,如何從迷失中抓住些什麼。
下一回預告: Velvet#3~5─Velvet的過去,以及真相、記憶在情報員世界何其脆弱
Wytches #1~3
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我都會從閱讀歐美漫畫時學到的經驗得出一個結論:通常,要想快速建立你對某個作家的印象,或許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挑某本由他寫的重要商業刊物(好比蝙蝠俠),然後看看在這麼多以同樣角色為核心的故事中,由這個作家所詮釋的版本有什麼讓你特別感到卓爾不群的地方。
如果這個結論是正確的,Scott Snyder給人的印象一定是這傢伙愛死了恐怖故事;Snyder自己的履歷某個意義上反映了他對恐怖事物的癡迷:從Vertigo的美國吸血鬼、甦醒(The Wake)到DC的Swamp Thing與Snyder主導的N52 Batman,Scott Snyder都證明了自己是一個擅長將不同題材和恐怖元素結合後狠狠翻炒的新銳作家。當然,恐怖故事和人類生活間的關係亙古以來就無比密切,從生活中提煉出恐怖故事的元素的手段總是在被翻新、實驗與相互提取,原創性在這領域肯定是最考驗作家洞見和學識的指標之一,但Scott Snyder在這一指標上給我的感受經常不超過一個平實可靠的寫手所能為;換句話說,他能以平均之上的水準定時產出作品,但就是在某些方面滿足不了讓作品風格一錘定音的條件。以Scott Snyder和老牌恐怖小說家Stephen King合寫的美國吸血鬼第一冊當作例子, King所寫的吸血鬼Skinner Sweet與老牛仔James Book血淚交織的恩怨情仇,無論是由當事人採取的倒述法還是角色在行為與性格上的火爆衝突,無論怎麼看就是讓King的故事硬是比Snyder所負責的另一條支線來得別緻。
那麼,為什麼我又會特別把Snyder的Wytches選進來呢?正是因為這是我讀過的Snyder作品中原創性較強的一部,而原創性的由來,是這本書所展現的高度私密性;身為人父與創作者的Snyder獨運匠心,將人以漫畫編劇/父親的雙重身分面對家庭責任時可能會有的失落與迷惘化成磚磚瓦瓦砌進Wytches的第一個arc中,使得讀者在讀畢Wytches後流溢出的 情感捧在心上時,比遠看起來要沉甸甸的多了。The Wytches本質上依然是一個通俗性較強的恐怖故事,但作者讓創作成為一種自省的手段使得作品意念鮮明,後勁非常濃辣。
The Wytches的起頭就是Snyder慣用的技法:強而有力的破題。在1919年的8月, 一個女子因為不知名的原因被困在樹幹裡,她的臉被打爛了,而面前的樹洞的大小剛剛好只夠人將頭伸出去;當她伸頭向走近的幼子求援,對方無情撿起地上的石頭砸向母親,並且講出一串神秘的話:典押即典押(pledged is pledged);此時女子的頭臉忽然從後方被一隻神秘的手給攫回了樹幹中,樹洞隨即閉死。
(讀者需要注意Snyder在場景時空切換時於文字框刻意標上了家族的名字;這是對故事後半的情節展開而言非常重要的鋪陳。)
時間一轉來到2014年;主角們是Rocks一家三口,他們正嘗試在小鎮Litchfield安身立命,箇中緣由則是為了幫女兒Rocks Sailer逃離過去,因為Sailer被謠傳殺掉了霸凌她的惡棍;來到Litchfield的Sailer並沒有擺脫過去的陰影,她的謠言已經來到了這裡,而未知的恐懼正準備吞噬這一家人。這又是一個Snyder順手借用的技巧:藉由家庭遷居到某地後的不適感來進一步挖掘角色的心理活動,並藉此引出讀者的同情心。
雖然這技巧在恐怖作品中已屬老生常談,但The Wytches中作者應用它的方式並不淪於浮泛。這裡有兩個值得注目之處。 第一個,是Sailer回想自己遭遇過的困境時那為讀者帶來的那分坐立難安感;Snyder寫的這段情節很簡潔,但卻殘暴有力。Sailer在樹林中與校園惡霸Annie對峙時,她並不是一般故事中當砧上魚肉博取同情的女性,她拿出武器試著與Annie對抗,但這個行為卻又反過 來被Snyder用以加強Sailer受到迫害的威脅感;Annie對於Sailer的言語和肢體反抗根本無動於衷,她應對的方式就是拿出一把槍證明自己不可能在武力上受Sailer恫嚇,接著對Sailer做出了非常可怖的要求(某個不太適合在這篇文章中公開談論的事情);但霸凌事件進行到此,故事竟像車子過山出奇繞了個大彎對Sailer的遭遇給出了意想不到的解釋,將這段回憶帶出的聳動指數拉拔到高點。Snyder呈現霸凌事件的方式無論言語交鋒或物理衝突皆野蠻赤裸,難免會讓讀者感到些許不安,但它十分有效,而驚人的收尾不光合理地釘死了Sailer向外申辯的窗口,也讓Sailer的遭遇跟故事開頭的森林謎團牽搭上了。
第二個,是Snyder刻劃家庭成員間連結的方式。我之前曾經說過,The Wytches非常像是身為身為人父/作家的Snyder的一次告解;漫畫中的Rocks家族的日常言談與互動無論如何有情卻都贏不過Snyder這次安插的秘密武器:作者的強烈自我投射。Rocks一家三口中的父親Charles在故事開頭已是系列暢銷圖文小說的作者,他的作品"夜間拱廊"的主角是 位老愛在夜間跑到自己爺爺擁有的神奇遊樂園中冒險的十三歲男孩,每冊故事都以小男孩在某個樂園設施的奇妙際遇為主題。Snyder花費大量篇幅,仔細交代Charles與好友兼編輯的Reginald如何討論夜間拱廊新篇的情節;這樣的安排在故事前半有些莫名所以,但隨著Rocks家族的困境愈發艱鉅,家族成員對於彼此的遺憾與愧疚感終究乘著Charles由涓涓細流演變成洶湧波滔的往事回憶衝破情緒堤防時,"夜間拱廊"中包裹著的訊息與意象也一併爆發,對家庭與責任的主題做出了強而有力的詮釋。
當然,顯然Snyder並沒有想要讓這本書徹底像Babadook或者The Witch等恐怖作品進入精神恐怖(Psychological horror)的領域,Wytches本質上還是一部通俗的恐怖漫畫;Rocks家族所要面對的外在威脅,其運作法則與傳說內容被揭發時帶給讀者的那種快感在故事中依舊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故事進行,讀者不難猜到Wytches其實就是女巫的英文Witch的諧音字;但Snyder筆下的Wytches已經是經過他個人蒐集女巫鄉野傳說的元素後再想像的 產物。這裡的「女巫」被褪去了超自然與宗教色彩,成了某種居住在森林中的上古生物,而所謂的「盜取小孩」一說,其實是這批神祕生物藉著獨特的藥學知識製作藥劑,然後與貪婪的人類進行交易,讓人們願意為了這些草藥的好處而將孩童們作為Wytches們的糧食心甘情願奉上。當Rocks一家還在適應小鎮Litchfield的新生活時,不斷見到怪物在周圍窺伺自己的Sailer竟然就在意外中神祕的失蹤了;Charles與妻子Lucy努力尋找愛女失蹤的真相時,卻沒想到自己也正在踏上一條與家人過去的罪愆針鋒相對的道路。
"家可以是恐怖之地。"這是Snyder在故事後半藉著Charles之口在某個關鍵情節中娓娓道出的訊息。為什麼Charles會說出這句話?到底Rocks一家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 ?小鎮Litchfield又埋藏著什麼樣的秘密?而最重要的,當然是這些疑問是如何與Snyder的作者自我投射:Charles創作"夜間拱廊"的動機,產生互動。 The Wytches中的美術同Snyder的寫作一樣十分出色,可初讀漫畫時讀者可能會感到畫師Jock與上色師Matt Hollingsworth的手法太過"寫意",畢竟像潑墨一樣讓色斑四處散落在畫面上實在是太過詭怪的做法了;這又是一個需要隨著故事進展才比較好體察作者用意 的手段,也是下次文章會處理的問題之一。
下一回預告: The Wytches#4~6─家庭問題,以及創作之為作者的一種避風港
巴比倫的警長 (Sheriff of Babylon) #1
你對黑色或犯罪作品的印象是什麼?
我們先問問時空和地景吧;是不是故事總是發生在永遠在下雨的大城市,水氣氤氳而且街道總是濕漉漉的?是不是人物交談的地點不是酒吧、海港,就是小巷子?畫面是不是老看得見低彩度的光調,以及強烈的明暗對比?
再來,我們問問角色是誰;是否主角都是看似冷漠實則古道熱腸的酒鬼硬漢?是否總會出現妖嬈艷媚、在硬漢身旁跳著詭秘旋舞的女性?是否這些人雖則罕言寡語,但內心總有關不住的叨叨絮絮?是否他們都逃脫不了宿命、寂寥與鄉愁?
最後一個問題:萬一今天人物典型一如既往,但犯罪作品的時空環境偷天換日,成了海珊政權倒台後的巴格達呢?
也因為問對了最後的這個問題,讓Tom King構思出了巴比倫的警長。
為什麼這套書叫做巴比倫的警長?在漫畫的開頭,Tom King特別引用了啟示錄第十八章的內容:"而天使用那雄健的聲音高喊:巴比倫傾倒了!傾倒了!而它已變成了魔鬼穢聚之地,所有邪靈的囚牢,以及骯髒與不潔之獸的羅網!"。在啟示錄中,巴比倫被描述成了象徵褻瀆與淫邪的罪惡之都,遭到上帝天火焚城,而我們都知道,現今的巴格達正坐落在重建後的巴比倫古都以北,Tom King引用啟示錄的用意因而很值得玩味;字面上, Tom King只是藉古巴比倫指涉海珊倒台後的巴格達,但啟示錄中的巴比倫實與歷史上兩河流域的巴比倫文明相去甚遠,而是末世預言中人類文明一切罪惡的聚會體的借代;如果 你知道海珊曾於當權期間在舊文明遺址上重建古都,還在刻意囑咐建築團隊得留下海珊的名字與雕像好證明他同尼布賈尼薩二世一般偉大的話,應該更會感到King引用的這段聖經經文對海珊政權是何等諷刺;昔日的偉大文明早已不在,有的只是統治著泡泡糖國度卻還想東施效顰樹立權威的暴君。更絕的是Tom King的另一個構想:在漫畫中,我們的主角 Christopher本是佛羅里達州的警探,在轉去承包軍方工作後成了訓練巴格達當地新警員的教官;當你把主角的奇妙身分和前面引用過的啟示錄文句、巴格達的歷史擺在一起考慮,出現的就是這樣一個詭異光景:一個美國的執法人員,竟然來到了巴格達,行走在立基於偉大古巴比倫文明遺跡之上罪惡偽城,準備為這個城市帶來秩序。
為Tom King的想像力搭建舞台的是本作負責上色與作畫的Mitch Grands;Grands的美術非常有意思,你可以留意到他畫出來的人物與物件都有異常清晰且繁複的輪廓與線條,使得這些人物跟物件簡直像是從全彩背景上"凸"出來一樣,讀者幾乎不可能不注意到畫面上的某些事物;另一方面,Grands和King屬於編劇和畫家間的默契也在本作大量使用3X3九宮格式的分鏡上嶄露無遺,這種分鏡形式使得Grands和King可以作出類似電影中所謂的 反轉鏡頭(shot reverse shot)的效果,大大加強了作家控制人物對話時的自由,使所有的情緒和張力都在畫面下一覽無遺。就像底下這段主角Christopher與身上攜帶自殺炸彈的伊拉克小女孩在餐桌對坐的對話,家常閒聊和未爆彈擺在一起製造出的窒息張力都快讓人回想起危機倒數(Hurt Locker)裡頭的拆彈秀了。
我之前說過,巴比倫警長是一次使用黑色犯罪小說人物典型的有趣實驗,要在這裡找到這些人物典型的"對照組"自然是很容易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三個:
第一位當然是Christopher,也是故事主角的"巴比倫的警長",他在轉行承包軍方工作前是個警察,現在則遠渡重洋來到伊拉克訓練當地人成為警察好盡快恢復巴格達的秩序,他不在乎政治立場,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幫助巴格達居民,但軍方的壓力與當地社會的不友善讓Christopher處處碰壁;才不過故事的開頭,Tom King就安排了一場讓善良的 Christopher不畏死亡,想要用親身口頭遊說這般懷柔手段阻止抱著炸彈的小女孩引發一場自殺攻擊的戲碼,但無情的拆彈小組竟在Christopher達成目標前迅雷不及掩耳擊殺了孩童,Chritopher安全離開現場不久後頹倒在牆邊痛哭,一身血腥。
第二位是Sofia,一個有著伊拉克聯合政府斡旋者、遜尼派領袖、地下社會麻煩調解者等多重身分的神祕伊拉克女子,但Tom King更大膽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讓Sofia與Christopher成為性伴侶的決定(一個總是穿著傳統伊斯蘭婦女裝束、以伊拉克為傲的伊拉克人跟美國警察成為性伴侶,想想這有多驚世駭俗),第二個則是將伊拉克政治鬥爭的歷史引進角色的背景,Sofia的詭奇身世或許也反映了這個角色為何能將這麼多彼此貌似不同調的元素聚匯於一身:Sofia的本名其實是Saffiya,她的父親當年與海珊同樣是Ba'ath party(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的成員,然而我們都知道,海珊在成為伊拉克總統後很快就反過來對Ba'ath party發動了閃電式的連坐清洗,Saffiya的父親正是當年被 海珊處決的黨員之一,Saffiya之所以倖免於難是因為她當時正在美國的寄宿學校,她在電視上看見了自己的父親與家族成員被一一處決的消息;Sofia是她在美國生活時順應當地民情改的名字,她從未忘記國仇家恨,年長後成了遊說美國攻伊的一員,並且在海珊倒台後順利回到當地,成了不同勢力眼中最厲害的麻煩擺平者。
第三位是Nassir;在美國人來到巴格達以前,Nassir曾經當過海珊的秘密警察多年,經驗老到,但也因為身分太敏感而樹立了為數眾多的敵人。Nassir跟他的妻子曾經有過三個女兒,然而全都在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時候死於炸彈攻擊中;Nassir才初次在故事中登場, 就在妻子督促下含淚唸著女兒的名字槍決了Sofia送來的三位"該死"美國大兵。
所以硬漢警官、老油條退休警察、蛇蠍美人都已經到齊了;時空背景早已與傳統的黑色犯罪作品大相逕庭,鄉愁、宿命和罪愆卻仍然深深綑綁著巴比倫警長中的三位主角;水的意象雖然被滾滾黃沙取代,但Tom King不但漂亮翻轉了類型作品的公式,更以自己曾經擔任CIA探員的經驗與見識為根,為巴比倫警長注入了極富真實感的政治腐臭味;各種地緣性的黑話和術語搭配上多線並行、敵我難分的詭譎情勢,讓這漫畫讀起來非常硬派、非常不妥協也對讀者非常的不友善,但也真正的獨一無二。
至於到底是什麼樣的危機會將三個背景迥異的主角聚攏到一塊,就是下一回我們要討論的事情了。
下一回: The Sheriff of Babylon#2~5─黑幕重重的非軍事區謀殺案
Reference:
Archie(2015~)#1 by Mark Waid
Injection(2015~)#1-3 by Warren Ellis
Velvet(2013~)#1-2 by Ed Brubaker
Wytches(2014~)#1-3 by Scott Snyder
The Sheriff of Babylon(2015~)#1 by Tom K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