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摩戴托羅是我十分喜愛的電影導演,他在營造作品世界觀的時候,都給我一種特殊的浪漫情懷,無論是《地獄怪客》、《羊男的迷宮》、《腥紅山莊》或是《環太平洋》,都是如此--儘管不同電影中呈現的浪漫屬性未必相同就是。
而《水底情深》也不例外,雖說水底情深的故事主軸並不複雜,可以說相當單純,但在許多細節處理上非常巧妙,使得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非常精緻。不過細想起來,《水底情深》有些地方確實是吉爾摩戴托羅作品中比較少看到的方向,因此本文主要會真對以下三個角度來探討。
--性
本作中的性愛場面大致上有三段,女主角伊莉莎在日常生活中的洗澡時自慰,反派理查史崔克蘭與妻子上床,以及伊莉莎與魚怪在浴室發生性關係這三個部份。
吉爾摩戴托羅的作品我雖然喜歡但也不是部部都看,所以不太能保證,但總覺得之前看過的幾部都不像這部中對於性方面有這麼多這麼直接的描寫,所以總覺得這個環節應該是有導演想要陳述的意涵在,以下是我個人的分析與解讀。
關於自慰的部份,個人揣測可能是代表伊莉莎有性方面的需求,暗示她即使在目前的生活方面沒有太大的困擾,仍然希望能夠有伴侶,又或許代表著她是有著能夠自己處理性慾的意思。而在浴缸裡面自慰,可能是意圖傳達伊莉莎本身就是在水中會感覺比較自在的人,代表她與魚怪之間有著共通點。
而李察史崔克蘭的床戲部份,乍看之下擁有著當時最為代表性的人生勝利條件,有著漂亮的妻子,可愛的兒女,但他對於家庭本身似乎沒有多少感受,劇中他從未對他的家人有過示好的表現,跟妻子滾床單的過程中還要妻子閉嘴...這代表著他很可能不是真心喜愛自己的妻子甚至自己的生活,只是覺得有了這樣的生活會讓自己像是人上人而感到驕傲。
就像他之後對伊莉莎表白(更精確的說應該是性騷擾)的,他想要的是安靜的女人,所以像是伊莉莎這樣的啞巴正是他的喜好,但隨後卻又說出自己肯定可以幹到她叫出聲,這樣的發言看似矛盾,但實際上正好透露出了他的想法--我要她叫的時候她就該叫,我要她閉嘴的時候她就該閉嘴,史崔克蘭想要的性關係,只是一種單方面的主宰。
而伊莉莎與魚怪之間的性關係,相對而言就單純得多,就是彼此渴求彼此接納之下,雙方都從中得到滿足。
這三段性事方面的鋪陳,除了性是一個很容易吸引觀眾注意的要素之外,更有意思的地方是他還突顯出了這些角色的性格與關係,伊莉莎的孤獨與自主,李察史崔克蘭的唯我獨尊,以及魚怪的體貼,其實都從中被彰顯出來,令人不經佩服導演的巧思。
--愛與自私
雖說幾乎所有稱讚的影評都讚譽這部電影為帶有黑暗色彩的成人童話,內容闡述了對愛情的歌誦,而我大體上也非常同意大家的觀點,只是我個人覺得,這部片巧妙的地方,反而是在於愛的出發點可能沒有很神聖高貴跟值得歌誦。
就像有些不那麼喜歡這部片的觀眾的感想表示過的,伊莉莎與魚怪之間的感情互動跟進展好像有些來得太快,乍看之下即使解釋成是一個人覺得動物很可愛而有的親近感好像也說得通,然而在伊莉莎對鄰居的那段表白戲當中,我才明白了,伊莉莎之所以那麼的重視魚怪,有相當的原因是她對於自身的自卑感,她覺得自己不夠完整,不夠美好,無法在正常社會中被當成一個正常人看待,唯有魚怪是因為不屬於正常社會,讓她感覺不會被同情或鄙視。
這聽起來可能多少會有點讓人覺得說這樣是不是不算真愛?要是她變得不是啞巴能夠融入主流社會了是不是這份愛就不會展開了?
然而,即便這份愛的開始,可能與自卑感有關,也不會改變說伊莉莎能為了對方鼓起勇氣,賭上自己的性命來去拯救至愛的事實,以及她能夠為了對方的安危而願意放棄在一起的可能性,把對方置於自己之上,她能夠為了這份感情付出一切,那又有什麼理由去否定這份愛的價值呢?
另一方面,除了伊莉莎本人之外,她的好鄰居吉爾斯也有類似的狀況,儘管平日相處十分融洽,但當伊莉莎懇求他相助的時候,他一開始是拒絕的,因為他還以為他有機會,以為自己的作畫能夠被採用,因此不願意為了伊莉莎而冒風險。然而在工作失利,在感情上也遭受重大挫折,原本暗戀著連鎖餐廳的帥哥店長,為此不惜每週都去買他店裡的派--即使那個派難吃到吃個兩口就會放棄,冰箱堆滿了沒吃完的派,但只為了有機會能說上兩句話,他還是照樣定期去店裡報到。結果因為這次多聊了兩句感覺好像不錯就有了進一步的行動,結果被無情的拒絕跟排斥,在職場與情場上都毫無希望的情況下,才想到自己只剩下伊莉莎這個朋友,這才下定決心參與她的魚怪拯救計畫。
這乍看之下也會覺得吉爾斯實在有些自私,當自己需要溫暖時才對伊莉莎好,但伊莉莎需要他幫忙時,他卻只顧著自己而拒絕,直到自己失去一切才又回頭說自己願意幫忙。然而,畢竟伊莉莎的要求也不容易,在現實生活中,即使是親密好友的請託,能願意為了朋友鋌而走險也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吉爾斯儘管是在毫無希望之下才回頭找伊莉莎,但能夠真的願意幫忙,個人認為那還是非常需要有勇氣與決心才能做到的。
在這部電影中,其實大多數的角色,他們都不是那麼的純粹,能夠毫無瑕疵毫無私心的去愛去付出,但我認為,正是因為電影中刻畫了他們人性上的弱點與自私,所以他們的付出才帶有真實感,因為自私可說是我們的與生具來的天性,而正是因為跨越了天性,才更顯得偉大而珍貴。
--宗教的意函?
如果各位讀者有留意其他影評的話,很多影評評論應該都有提及到,劇中多次出現的電影是1960年代的《路得記》,並且在相當程度上暗喻了《水底情深》的劇情發展。
1960年的《路德記》電影把主軸放在摩押人路德認識了一名猶太人之後,從對方的言行舉止當中受到了強烈的文化衝擊,開始反思自己長期接受的摩押信仰與價值觀是否正確,最後背棄了摩押的信仰文化,儘管兩人相愛的過程中有受到摩押王殘忍無情的打壓與迫害,最終還是與猶太戀人結為夫妻--雖然其實這跟《路德記》原作有點差距,原作路德在摩押的生活幾乎只是背景,而且丈夫在開頭三四行就去世,原作中只有提到路德的婆婆有兩個兒子,先後去世,讀者甚至分不出路德的丈夫到底是哪位...不過好萊塢電影改編往往都與原作有相當程度的落差,但《水底情深》當中拿來作為比喻的畢竟是電影而非原作,因此這部份也就不再多深究了。
兩部電影相比較之下,我們可以認為,摩押王可以比擬為史崔克蘭,而路德自然是伊莉莎,而魚怪也就是路德的猶太丈夫了。只是,儘管史崔克蘭確實是偶爾就會引用一下聖經表現得自己好像比較高大上點,但我想伊莉莎背棄的,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是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吧?《水底情深》的故事背景年代,應該也差不多是六零年代,當時的社會風氣,對於黑人,同性戀等不被主流價值接納的族群的迫害程度相當猛烈,儘管伊莉莎並不像路德是從戀人身上學到新的價值觀,但她對於主流價值的反動跟抗拒,還是可以說是從與魚怪相愛開始,才真正採取了行動。
另一方面,史崔克蘭在劇情後半屢屢提及參孫的故事,參孫與路德同樣是出自於舊約聖經的人物,登場於舊約士師記的十三到十六章。參孫的故事是他力大無窮,殺敵無數,因此而過度自傲,迷戀外族女子大利拉結果卻被她出賣而失去一切,但參孫死前成功報仇將所有迫害自己的仇敵拖下水陪葬,透過付出生命來挽回了他的失敗。
史崔克蘭之所以會自比參孫,一來是參孫在性格上儘管有諸多缺點,但他還是代表善的一方,把自己這樣比擬,有著把自己的行動合理化與正當化的作用。二來是威嚇對方,參孫的故事結尾是他即使要死也會把所有敵人抓來當墊背一起共赴黃泉,史崔克蘭藉此恐嚇伊莉莎的黑人朋友大利拉,威脅她招出伊莉莎的所在。但儘管史崔克蘭對著大利拉喊大利拉,可是感覺上他心中對應參孫故事中大利拉角色的,應該還是伊莉莎--畢竟他先前也是對伊莉莎表現了意圖占有她的慾望,而且真正對他人生藍圖作出毀滅性打擊的女性也是伊莉莎。
只是,史崔克蘭畢竟不是參孫,他既沒有對神的信仰,也缺乏對國家的忠誠,他的渴望,終究都只是自身的貪婪,他那看似美好的家庭,也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自尊心而已,可以說他除了自己以外,不曾愛過任何人。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失敗,因為最終他身邊沒有任何人願意幫助他,而伊莉莎則是因為有愛,所以才能夠得到吉爾斯與大利拉的協助。
一如電影尾聲時,吉爾斯所吟誦的詩句:難以察覺你的形狀,你如水一般圍繞在我身邊。你的存在使我的眼睛充滿了你的愛,使我的心柔軟謙卑,因為你無處不在。這首歌頌愛的詩與電影標題原文《The Shape Of Water》實在是再切合不過,而且,恐怕不只是男女之愛,而是更在那之上的大愛。
撰文:Rock